一支由一個司令部指揮的聯合防禦部隊。這支部隊主要由美國提供資金。它的最高統帥也是美國人,不過各締約國按規定提供了若干師。這支部隊從未強大到足以阻止蘇聯的大規模侵略,但它能打一場代價高昂的阻滯戰,能促使蘇聯人在向西推進前三思。
其時,蘇聯已在東歐作出相應的政治和軍事安排。甚至在大戰結束前,斯大林就已與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波蘭分別締結了互助條約,到1948年時,又與前軸心國的衛星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簽訂了類似的條約。1955年5月,蘇聯與東歐各國締結了一個更正式的、更廣泛的軍事盟約。這就是《華沙條約》,它是東方集團對《北大西洋公約》所作的反應。於是,除德國外,歐洲也被冷戰切成兩半——在美國保護下武裝和組織起來的西歐和在蘇聯保護下武裝和組織起來的東歐。
八、遠東的冷戰
1950年,冷戰的焦點入歐洲轉移到遠東。這時,東方與西方在歐洲已成均勢。但是,遠東的均勢卻為一個重大發展——共產黨在中國的勝利——一所打破。正如布林什維克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副產品一樣,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副產品。
蔣介石在1928年就已成為中國的主人,但從一開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