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寶應元年八月十二的政事堂,倒是不亂,一共就三個半人。
第一個,苗晉卿,門下侍中,左相。
第二個,元載,中書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
第三個,裴遵慶,門下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
半個,皇太子李適,五月份得封魯王,正在政事堂觀政,只帶眼睛鼻子,沒帶嘴,只看只聽不說話。
嗯,原來還有一個,李輔國,在代宗剛剛當上皇帝的時候,曾經認命為中書令,乃是政事堂實際性的首腦,只不過六月份被罷免了。
一來他是一名宦官,宦官出任首相,實在是開天闢地以來頭一回,群臣激憤,都不願意。
二來呢,李輔國這貨也有點二,剛剛當上了中書令,自己跑到代宗面前,說:小郎,你當皇帝好啊,就在皇宮待著吧,外面的事,全都交給我,你就不用管了。
代宗李豫一聽,哎我去,這叫什麼話?外面的事歸你,皇宮的事歸我,合著我成大內總管了?咱們誰是皇帝啊!?
代宗越想越不對,得了,你也別幹了,給你封個王,自己回家享福去吧。
就這樣,李輔國被代宗罷免了中書令。
呃……再說回三個半人的政事堂。
李適還沒來。
三人分別落座處理公事。
卻說元載,拿起一份奏章,一見上面寫有“馬上飛遞”字樣,就知道必有要事,趕緊拆開一看,頓時大驚。
他手上的公文,正是台州上報袁晁謀反,被徐鎮川扼殺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