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與仙魔之間卻存在著質的差距。他們地加入,使得完全沒有防備地大秦各界領陷入了困境。
不過大秦的反應速度可是一等一的,很快就派下了神軍來援,既然元光界先破壞了規矩,那麼大秦還有什麼好客氣地,何況秦軍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客氣。而隨著大秦神軍的到來,元光界的中高階神也都現了身,以至於原本是下層界天和界領的戰鬥,卻變成了兩個神界互斗的場面。
而兩方神軍互斗的時候,下層界天的仙魔們也沒有閒著。一樣是打得不亦樂乎,於是每一處戰場的形勢都顯得很是混亂。
當然,這混亂主要是指光系那一方而言,從來沒有過合作經驗的光神和仙魔兩方混合在一起,想不亂都不行。而大秦方面,雖然神軍和下界的軍隊也從沒有過協同作戰地先例,但是無論是元火界還是下層界領,甚至是凡間的軍隊,訓練與作戰模式卻都是一樣的。而且元火界中有不少高階將領雖然沒有親身參與過下層界天乃至凡間的戰鬥,但是卻都有過指揮的經驗,為的就是熟悉這兩者的戰鬥力。所以當神軍的將領接掌指揮權之後,兩方很自然地就融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原本就分明的官階之下,層層統屬,指揮系統涇渭分明,自然是不可能出現混亂地情況。
在這樣的情形下,戰鬥力原本就不敵秦軍的光之一系就更不是對手了。無奈之下光之一系的神與仙魔們只能敗退,而被他們這種老虎頭上拍蒼蠅的行為觸怒了的秦軍則緊追不捨,使得原本分散的戰場漸漸匯合,從無數的小戰場,形成了幾個大戰場。
只是雖然這種匯合使得光之一系的軍隊漸漸合在一處,但同樣的秦軍也是越聚越多。而相對於數量越多就越混亂的光之一系來說,秦軍卻是數量越多就戰力越強,以至於光之一系的情形不但不見好轉,反而越來越糟。
“天衍領”之外是五個戰場之中較大的一個,四個界領的兵力合在一處,而領七萬神軍來援的是蒙恬。這處戰場上光系除了幾個界天的數十萬仙魔之外,還有元光界的三萬神軍,神軍的最高指揮官是在嬴政接到了光尊的戰書之後就被他逐出了界的晨旭。
在兩個神界歷來的賭鬥中,縱是兵力一樣也都是元光界大輸特輸,更何況現在是三萬對七萬,秦軍足足多了一倍有餘。至於兩方的指揮官,晨旭在元火界中倒是受了不少薰陶,對於兵法也通曉了不少,可這次作為他的對手的蒙恬,正是教他兵法的師傅。
有些天賦過人又勤懇苦學的學生固然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可是晨旭在兵法上實在是和天賦過人完全不沾邊,更不要說兵法這種東西光知道理論是沒有用的,當年紙上談兵的趙括就是個最好的例子。現在師生對決在沙場,面對著蒙恬,晨旭完全沒有任何在戰陣上和他爭勝的信心。他唯一能比蒙恬強的,就只有那一身主神的修為了。
可是他的遭遇和當初與白起對陣的那兩位主神一樣,完全被一支接著一支的床弩給盯死了,空有一身修為卻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那種憋氣的滋味,讓晨旭這樣的好脾氣都已忍不住想罵人!
可是在元火界待過不少時日的晨旭卻知道罵也沒有用,對於秦軍來說,只要能取得勝利,任何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什麼仁義道德、公平誠信都是放屁!兵者,詭道也,要是在戰場上還那麼守規矩,那還是乘早回家抱孩子去吧!
被蒙恬灌輸了十幾年這種概念的晨旭不可能不受到影響,而且要說公平,他以主神的修為來對付上神,又有哪裡公平了?所以那什麼卑鄙無恥之類的言辭晨旭根本就沒有想到過,至於激將法,想要激怒蒙恬,就晨旭的那點火候還是省省吧!所以晨旭雖然憋了一肚子的氣,但卻沒有吭上半聲,無謂的謾罵只是徒讓人笑而已,還不如省省力氣。
斃之一系這唯一的優勢也給絆住了,其餘沒有一處比得上秦軍的光系軍隊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當不知不覺中,被那些弩箭給逼進了困神陣而被擒的晨旭給押到蒙恬的馬前之時,因“禁神籠”禁制了元神而只能勉強保持著清醒的晨旭卻看不出什麼餒喪之色,反而帶著淡淡的笑意。
看著馬上面無表情的蒙恬,晨旭道:“蒙將軍,你勝了,我果然不是你的對手。不過你也並沒有全勝,請先生現身吧,我師尊不會來的。”
“陛下?”蒙恬目光閃動:“想見陛下只能等本將軍押你回京了,在議政殿上你自己向陛下請罪吧。至於光尊,他到這兒來做什麼?難不成以他的尊位還能不顧身份地對我們這些小神動手不成?”
晨旭搖了搖頭:“事到如今將軍又何須再瞞,先生在我身上動的手腳早被師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