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4部分

大人物生在同一個時代,是神秀最大的悲哀。

敦煌本《壇經》中原原本本地記載了這件禪宗裡的典故:弘忍為考驗弟子禪解的淺深,準備付以衣法,命各人作偈呈驗。時神秀為眾中上座,即作一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時傳誦全寺。弘忍看後對大眾說,後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並勸大眾誦之。慧能在碓房間,聞僧誦這一偈,以為還不究竟,便改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本清淨,何處惹塵埃?眾見此偈,皆甚驚異。弘忍見了,即於夜間,召慧能試以禪學造詣,傳與衣缽。

這段典故林軒曾百遍千遍地看過,當時無所領悟,此刻在魔術師的心靈牽引之下,突然頓悟:“人這一生之中,身是負累,無法依照思想的指引穿越千山萬水;心是負累,一旦動心,只會一次次受傷害。只有摒棄身心的負累,才會形成精神上的巨大突破。”

他欽佩神秀僧的日夜苦修,也羨慕慧能僧的慧眼慧心,但他自己一定也有自己的路。找到那條路,就將不再迷失。

堂娜一亡,林軒的心便陷入無休止的痛苦迷惘之中。如今,對於堂娜的思念已經成了巨大的累贅,變成成百道枷鎖,將他重重鎖緊。所以,他必須強迫自己走出來,才能重新做回原來的那個林軒,為了組織而戰。

此刻,他腦海中忽然浮起了《金剛經》末尾“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那個四字偈語句。

如果可以像經書中說的那樣,把過往經歷的所有事情都看作是夢幻泡影,像露水一樣見太陽即散,像電光一樣轉瞬即逝——如此一來,人就獲得毫無牽掛,瀟瀟灑灑,由人性之中提煉出佛性,最終跨越一切心靈溝壑,獲得圓滿的修行。

“如果我可以做到,是否就可以把堂娜忘掉了?”他在隨波逐流的奔行中痴痴地想。

水聲轟鳴,波湧浪翻,不知要將林軒帶往哪裡去?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譯者是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後由禪宗所倡導,是禪宗著名的經典,持誦該經功德顯著,唐以後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經。

臺灣著名禪宗大德耕耘導師曾說,持誦《金剛經》具有消災、解怨、滅罪的功效。

這個四句偈語教導人們不要執著於過去的恩恩怨怨,要把它放下。持誦《金剛經》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人才能“達世如幻”。從今以後,不會再執著於過去的恩恩怨怨,也不會耽心未來會怎麼樣,只活在當下,把一切都放下,這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的事。

再向前,突然看見水中突兀地長出一棵參天巨樹來,枝葉覆壓數百米,上面棲息著各種各樣的璀璨水鳥。

“是菩提樹!”林軒認出了那棵樹。

菩提樹生長在印度,樹幹高大,樹冠覆蓋範圍很廣。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一個小國國王的兒子,他不願過王宮裡的榮華富貴生活,為了尋求人生的真諦,毅然出家修行,經過幾年的艱苦修行,終於有一天他來到尼連禪河中沐浴,浴後坐在一棵菩提樹下,面對東方發誓說:“我今如不證得無上大覺,寧可粉身碎骨也不起來。”

釋迦牟尼經過七天七夜的沉思靜慮、冥思苦想,終於在黎時分豁然開朗,徹悟了人生無盡苦惱的根源及解脫輪迴的方法,從而成為大覺大悟、至高無上的佛祖,菩提樹也因此被稱為開啟修行者智慧法門的“神樹”。

後來,佛教界亦把修行得道的高僧稱為“菩提”,比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開篇一句就是:須菩提,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這一句翻譯為通俗語言後意思就是“那菩薩啊,在很深很深的禪定之中”。

只有菩提樹下長時間的打坐禪修,才能想通人間道理,像菩薩一樣雲遊四方,超度別人。

在藏地,林軒見過太多來自尼泊爾的苦行僧,那些人的生活顛沛流離,飯都吃不上,有時只能寄宿於好心人的廊簷之下。這些僧人的外表跟乞丐差不多,其精神狀態還不如乞丐愉快,一生的工作就是在各個城市之間跋涉流浪。

林軒與其中一部分人交談過,發現他們的智慧、頭腦、思辨都是上上之選,有些還具有高等學歷,但忍受不了循規蹈矩的城市生活,才採取了這樣一種離經叛道的表達方式。

他們所做的,正是去掉了“夢、幻、泡、影、露、電”之後的純真修行,擺脫一切束縛,精神與**全都無限貼近於大自然。

“我懂了,這世界上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