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間的感情受到各種因素左右,並非僅憑相貌、金錢來維繫。”方晴說。

三人對那“比天更高”的山峰非常感興趣,看似一個簡單命題,但卻無法確定它到底存在於地球的哪一點上。

他們真的想不出,除了南極和北極,地球上哪個地方還能正對太陽而導致極晝?從中國古代的漢朝術士到近代美國的地理學家,數千年累積下來的研究資料表明,地球是個近似球體,以南北兩極的連線為軸心自轉,同時又繞著太陽公轉,從而造成日夜、四季、年輪的變化。

關於那問題的答案,則是方晴在幾周後的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裡獲得。地球上除了南極、北極,的確存在第三極,也就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世界第一、第二高峰在這裡,全球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中,西藏自治區就有5座。

青藏高原具有以下四個特點:海拔世界最高;氣溫與南北極同樣寒冷;很多地方與南北極一樣,渺無生命;溫差大。

按照方晴的理解,既然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被稱為“第三極”,則一定有某個方面突破地球上的常規物理學,比如出現了那大鷹告訴羅開的“極晝”現象。

這種理論在該圖書館的資深管理員王溪教授那裡得到了印證,同時,王溪調取了一段來自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的限制級資料,展示給方晴看。資料中,美國最先進的“巴別塔號”間諜衛星環繞地球飛行時,監測到亞歐大陸交界線上出現了奇怪的氣旋渦流,類似於地球自轉時產生於南北兩極的同類渦流。該資料被接受後,衛星資料分析專家百思不得其解,遂向“巴別塔號”發出一系列微調指令,使其繞著喜馬拉雅山一帶做“陀螺環繞”動作,連續拍攝了超過四萬張高畫質圖片。之後,分析員詳細對比照片,並遵照人眼視覺暫留的規律,將照片演變為簡單動畫,終於得出結論——渦流出現時,地球正在以青藏高原上的某一點為軸心勻速旋轉。

該份資料曾送達白宮和五角大樓,但都未引起太大反響,因為當時美國政府面臨總統換屆選舉,政治任務壓倒一切,該報告就被壓在了汗牛充棟的資料山底下。

王溪教授聽方晴講述羅開的奇遇時,禁不住擊節讚賞,並且躍躍欲試,要馬上聯絡羅開,獲取更詳細的第一手資料。在她看來,第三極完全存在,“巴別塔號”間諜衛星獲取的資料也正確無誤,古老而未開化的青藏高原深處必定掩埋著驚天秘密。如果能以畢生之力破解其一,就將名垂千古,永世不朽。

可惜的是,時機很不湊巧,羅開正在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帶追查《西藏鎮魔圖》孤本真跡碎片一事,始終沒能返回港島會晤王溪。

王溪的話,並未完全解開方晴的疑惑,因為她覺得追查大鷹的來歷要比尋找“第三極”更重要。

這段敘述極長,起初丁峻還有些焦躁,但到了最後,被“亞洲之鷹”羅開的奇遇完全吸引住,腦中思緒纏繞,不能自拔。

“我要說的就這麼多,如果那巨船上藏著的就是昔日羅開大哥見到的大鷹,他的兇猛殘暴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就算改變了外型,其動不動就嗜血殺人的習性是不會變的。所以,不要去,沒必要孤身犯險。”方晴喘息著說。

所有人仰面看著那巨船,或明或暗,都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空氣中的血腥味已經消散,但那被劈為兩爿的殘屍卻真實存在,兆示著巨船內深藏的殺機。

“可是,我還是得上去。大家好好看著,一旦苗頭不對,馬上撤離。”丁峻並未改變想法。

“有這必要嗎?”方晴眼中滿是擔憂。

“這些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假以時日,將成為地球的大患。”丁峻長嘆。他不想當英雄,但現在的許多事,一起向他肩上壓下來,不得不拼命咬牙堅持,爭取圓圓滿滿地完成。譬如這一次,若空船裡真有大鷹存在,任何時候都可能俯衝撲擊,格殺身邊的某個人。那就相當於,他們三個時時刻刻處於死神的鉤鐮刀威脅之下,連踏踏實實地睡個覺都不能。

“可是——”方晴欲言又止。

“好,去吧,一路順風。”雪幽燕決絕地點頭,輕輕後退。

發生在這種荒郊野外的戰鬥,憑的是真實實力,成王敗寇,生死一線,誰都做不了假。

“可是人類的實力與那大鷹相差太遠了,你去,只怕是白白送死。”方晴顧不上丁峻的顏面,只能實話實說。

“是啊。”丁峻微笑起來。

他記得海豹突擊隊的教官說過:“戰鬥的勝利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