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部分

望你們堅持著高傲的忍耐的榜樣,

你們的悲痛的工作和思想的崇高志向,

決不會就那樣徒然消亡。

災難的忠實的姊妹——希望,

正在陰暗的地底潛藏,

她會喚起你們的勇氣和歡樂,

大家期望的時辰不久將會光降……”

突然之間,有人用俄語在林軒的近處背誦這首普希金的著名詩歌。

他嚇了一跳,馬上回頭去看,但卻只見空曠幽深的隧道,遠處近處,沒有半個人影。

“是誰呢?會是什麼人呢?”他立刻氣沉丹田,做好了迎擊危險的準備。

“愛情和友誼會穿過陰暗的牢門

來到你們的身旁,

正像我的自由的歌聲

會傳進你們苦役的洞窟一樣。

沉重的枷鎖會掉下,

黑暗的牢獄會覆亡,

自由會在門口歡欣地迎接你們,

弟兄們會把利劍送到你們手上……”

“是誰?誰在那裡?誰在那裡?”林軒提氣大喝。

既然有人聲,必定有人,而且是個說俄語的真實人物。林軒的俄語雖然不夠流暢,但與人交流還是沒有問題的。

他聽得出,用俄語朗誦這首詩的人聲音裡充滿了濃厚的感情,絕對是胸有丘壑、放眼世界之輩,就如當年的十二月黨人一樣。

普希金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大致是這樣:普希金與十二月黨人的關係密切,他雖然沒有參加他們的秘密組織,但在政治和思想上與他們是完全一致的。1825年起義發生時,普希金正被幽禁在流放地。起義失敗後,有五位領袖被處死,一百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亞服苦役。在審訊過程中,幾乎從每個起義者的家裡,都搜出了普希金的政治詩,實際上他也是一個缺席的受審者。詩人從流放地回來後,十分關心這些苦役犯的命運。1827年初,十二月黨人尼??穆拉維約夫的妻子去西伯利亞探望丈夫,普希金就託她帶去了這首獻詩,並且最終於1856年在倫敦的《北極星》雜誌上首次公開發表。

第二百七十一章 亞洲不規則大發現

十二月黨人,即decembrist,是1825年發動反對農奴制度和沙皇**制度武裝起義的俄國貴族革命家。起義發生在俄歷12月,領導這次起義的俄國貴族革命家在俄國曆史上被稱為十二月黨人。

起義失敗後,沙皇政府成立了“秘密審訊委員會”,對參加起義的人進行審判。十二月黨人領袖被處以極刑,數千名起義參加者被處以重刑,有121人被流放到人煙稀少、寒冷荒蕪的西伯利亞服苦役。當時,許多十二月黨人的妻子自願拋棄優越富足的貴族生活,離開大都市,選擇跟隨自己的丈夫的長期流放的生活。

普希金的這首詩與十二月黨人息息相關,所以任何人誦讀這首詩,必定會想到十二月黨人。

世界各國的歷史上都發生過轟轟烈烈的國人起義與殘酷的內部鎮壓,那些都是熱血志士們在歷史舞臺上最決絕的演唱,無論成敗,都可歌可泣,值得欽佩。

林軒不知道這詭異的隧道中究竟藏著多少秘密,但他既然聽到了人聲,就毫不猶豫地追著聲音而去。

他第二次到達隧道出口,面對的還是那遙遠的蜂巢結構,無法抵達。

“是誰?是誰剛剛在誦讀普希金的詩?請出來一見。”他用俄語大聲呼喊。

無人回應,外面的世界混沌一片,彷彿一張靜止的圖片。他有點恍惚,竟然分不清剛剛的聲音是男是女。

他探身向懸崖下面看,終於發現了下面十幾米處,有著一條狹窄的階梯。

“要不要下去?”他有點猶豫。

一旦躍下,很可能就無法再回到這裡來。

思慮再三,他反身攀著懸崖邊緣,屏住呼吸,輕輕落下,飄然落在階梯上。

那階梯只有兩步寬,看樣子是從懸崖上硬生生鑿出來的,如同華山絕頂的人工棧道一般。

林軒定了定神,沿著階梯向右面去。此刻,他並沒有太多選擇的依據,只是覺得右側階梯是下行的,只要沿那方向去,就能到達懸崖下面的平地。

想不到的是,那階梯極長,以他的速度,奔行了接近一個小時,竟然還沒有走到盡頭。粗略估算,階梯的延展角度為三十度,與普通的大廈步行梯近似。當橫向距離接近兩公里時,垂直落差至少有八百米,已經相當可觀,約等於珠峰高度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