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大器晚成”原意是指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期的雕琢才能製成。現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所以成就較晚。也用作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 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原指為君臣大義而絕父子的私情。

典出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籲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籲興兵叛亂,衛國大夫石碏之子石厚與其狼狽為奸,一起殺掉了衛國君主衛桓公,自立為王。

然而,石碏為人正直,他對兒子與州籲謀反弒君的行為極其憤怒。他趁石厚請他參政,假意獻計說,“新主即位,如果能得到周王賜封,國人會更加擁護。現在陳國國君很受周王賞識,你應該和新主一同去陳國,請陳桓公朝周王說情,周王便會見你們。”石厚十分高興,便備厚禮赴陳,求陳向周王通融。

在石厚與州籲去拜見陳桓公的時候,石碏派出左宰(官名)醜殺州籲於濮,家臣羊肩殺石厚於陳。

後來人們用“大義滅親”來形容為維護正義,對違反祖國、人民利益的親屬不徇私情,依法制裁。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字篇 第五章(1)

■ 當頭棒喝

“當頭棒喝”是佛教語。

典出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黃檗運禪師法嗣?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

初入佛門的和尚,問義玄禪師:“什麼是佛法大意?”,義玄禪師便豎起拂塵,這和尚因為害怕捱打便喊叫起來,禪師便打了這個和尚。又一初入佛門的和尚,也問義玄禪師:“什麼是佛法大意?”禪師也豎起拂塵,這和尚就叫喊,禪師就喝止他,這和尚還要辯解,禪師便又打了這和尚。

禪師的目的,是考驗對方對佛教的虔誠和領悟程度,告誡對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讀深究,弄清佛法的奧妙。禪師的這種古怪的傳教方法,後來便被佛門採用流傳。

後來便形成了佛教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的儀式,稱之為“當頭棒喝。”

■ 盜亦有道

典出《莊子?外篇?胠篋第十》:故蹠之徒問於蹠曰:“盜亦有道乎?”蹠曰:“何適而無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盜拓,相傳他是春秋時奴隸起義的領袖,同時他也是一名“巨盜”。盜拓的黨徒問盜拓:“我們做強盜的也有道義嗎?盜拓說:“何止我們有,天下哪裡沒有道義呢!”

那麼這位“巨盜”是奉行什麼道義從而形成如此氣候的呢?

莊子說,誰家是否貯藏有財寶,盜賊們商量酌度後,必知有無,精準的像神仙算過一樣,謂之“聖”;在下手之前,盜賊們彼此同心,奮勇爭先,謂之“勇”;與主人發生衝突後,不顧自己安危,捨身為眾盜殿後,謂之“義”;能夠斷知搶劫是否可行,預料吉凶,出手便可有收穫,謂之“知”;分贓時,輕財重義,分物平均,謂之“仁”。莊子認為,要想做一個有“成就”的大盜,也要具有相當高的“盜行”。

“盜亦有道”即來源於此,即使是當賊的,也有他們的所謂“行為規範”。

■ 得隴望蜀

典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岑彭傳》:人若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每一發兵,頭須為白。

岑彭率領部隊隨著劉秀的車駕攻佔了天水,與吳漢在西城圍困隗囂。這時,公孫述派李育帶領人馬來援救隗囂,駐紮在上邽(guī),光武又派蓋延、耿弁包圍李育,自己帶領車駕往東回洛陽去了。

回到京都,劉秀給岑彭去信說:“兩城若下,便可帶兵向南擊破蜀虜。人若不知足,即平隴,復望蜀。”意思是,西城、上邽兩座城池如果攻克,就可以帶兵向南去進攻四川的公孫述賊眾。人們總是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

“得隴望蜀”指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形容得寸進尺,既是褒義詞,又含貶義。

■ 得心應手

典出莊周《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只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蹲在堂下忙於製作車輪的工匠輪扁,問經常在堂上讀聖賢書的齊桓公:“大王,您讀的是什麼書?”桓公說:“聖人的書。”“那聖人還在嗎?” 輪扁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