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熙來攘往的穿西裝而不戴領花領帶的男人,也屬於“羞怯愛美型”範疇。我即是其中一分子。不是吹的,本人領帶有七八條之多,而且一條比一條來勁,但我只在郊遊時扎過三兩次,平素日在辦公室便放縱著脖子。
老實說,穿西服漂亮,穿西服扎領帶更漂亮。但大家對這個“更漂亮”就有點猶豫了。哥兒幾個聚在一起,各色西服瀟灑無比,只是襯衣領下空空蕩蕩,就像一幅幅忘蓋朱印的水墨畫。好在彼此都不遺憾,偶爾誰解釋一句,“還是不繫那玩藝兒好,舒服、隨便”,準保附和聲鵲起。其實心裡都明白,不戴領帶是因為不好意思戴。
推而廣之,我們“羞怯愛美型”的陣營大著呢。四顧無人才敢對鏡攏一攏髮式的小夥子;假裝回頭找人實則偷看漂亮異性的獨行客;中文羞於出口便用外語呢喃“我愛你”的情侶;愛說也會說普通話但碰上熟人便慌忙重操鄉音的學生娃;練罷太極拳又嚮往迪斯科但臉紅心跳遲遲不敢上場的老大娘……大體上都是我們這一夥兒的。
我們美得有限,美得拘謹,甚至美得心虛,美得警惕,彷彿不是在美,而是在隨地吐痰,排隊加塞兒,騎車帶人,裝病請假,總之,像在做一件不甚體面的事情。我們從心裡羨慕和尊敬十指豔豔的女孩子,領帶飄飄的小夥子。慚愧的是,我們總與這些美的先鋒保持一段距離。一有風吹草動,我們麻利兒縮回傳統的老殼子裡。
老殼子呆慣了,寧靜,溫暖,安全,只是缺乏點魅力,不迷人。於是又小心翼翼地探出“一點紅”來。縮縮探探,探探縮縮,“一點紅”漸多,膽子漸大,這時,就有更漂亮,更需要勇氣的東西向我們發出誘惑的微笑了。
只向老人鞠躬
新民晚報
彭瑞高
老人顫巍巍地站定,昂起頭叫:81號603——王蓮——電話——她的聲音衰老而沙啞。她每叫一遍都要停一下喘口氣,然後再叫:81號603—王蓮—電話—要叫好幾遍,那個女子才會推開窗,用尖喉嚨叫:“好了好了不要叫了不要叫了來了來了!”她正當秀美年華,天天濃施粉黛。每次老阿姨要叫好幾遍她才有迴音。不知是樓高聽不見呢,還是夜生活使她常常沉睡懶起。
如果叫三五遍沒有迴音,老阿姨就會嘆一口氣,拖著疲憊的身軀,一步一步爬上三樓、四樓或五樓。她去敲門。再不行,就把傳呼單塞在門縫裡,再一步三停地,喘息著走下樓去。
老阿姨70歲了。居委叫她休息,她不肯休息。她堅持要喊傳呼電話,她甚至怕居委另外叫人來頂替她。她說這樣可以賺點錢,貼補貼補家用。
風也站在這裡,雨也站在這裡。永遠不變的,是樹下一件黃色的上衣。
他也70多歲了。在十字路口的這棵樹下,一站就是三四年。他對我說,他本來喜歡喝喝茶,現在連茶也不敢喝了。雖然路邊可以放一隻茶杯,但喝多了就要跑廁所,就要離崗,就要吃批評。他寧可一步不移守在這裡。紅燈亮了,就舉起小旗子,把騎腳踏車的男男女女攔線上後;綠燈亮了,就鼓起氣來吹一聲長哨,表示可以通行。
寒冬站在這裡,炎夏也站在這裡。越變越黑的,是他的一張老臉。我說:老伯伯,你可以回去享清福了。他苦笑一下說:守在這裡多少有點收入,賺個香菸錢吧。
到處是老人。到處是辛勤勞動著的老年人。身體佝僂,滿臉倦容,目光渾濁,老態龍鍾。但是他們從沒有回家去休息的意思。相反,怕別人說他們笨拙,愈發要顯出另一種殷勤與忙亂。
你該記得看腳踏車、賣茶葉蛋老太太散亂的白髮,你該記得磨剪刀、收廢品老伯伯汙穢的雙手,你該記得賣蔥姜、刮魚鱗老太太冬天早晨的抖瑟,你該記得拉力車、賣棒冰老伯伯夏天背上的鹽花……在一個金錢支配著生活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追求自主。
他們苦鬥了一生,累枯了血脈。歲月更迭,不變的是勞動。勞動成了慣性,成了他們生活實實在在的含義,成了他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資本。沒有勞動,他們便覺得生命成了空殼,沒有收入,他們便覺得軀體抽去了脊骨。
創造了家庭,創造了子女,創造了一切,在白髮飄雪的今天,反而更怕失去勞動,反而要更加辛勤地勞動!
營養富足的孩子,英俊漂亮的青年,油光滿面的壯士,飽經風霜的老人;我只向老人鞠躬。
風度翩翩的哥兒,濃妝豔抹的女郎,揮金如土的新貴,佝僂乾癟的老人;我只向老人鞠躬。
只要你欣賞
亞太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