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待陶商走後,陶謙一陣感嘆,不知道自己如何生下如此不知好歹的兒子來,如今局勢對陶家不利到了極點,他居然還指望出仕霸佔一方。

劉協得到陶謙書信之時,張昭和陳登之父陳圭正在身邊,劉協笑道:“區區廣陵太守一職怎可盡元龍之才,我欲將廣陵、淮安兩地盡託付元龍啊!”

陳圭大喜,道:“兩淮、江東多產鹽,今殿下盡得知,天下之錢財,十之六七歸於殿下啊!”

劉協大笑,道:“淮安之地,西靠白馬湖,東靠海,南有長江,是天下產糧產鹽的重地,陶公未能善加利用,以致淮安開發不利,若元龍仔細經營,必是我楚地富庶之處。”

陳圭佩服,道:“殿下明見,陳家早就在廣陵、淮安經營多年,正是因為此處地利之佳,天下難尋!”

劉協輕輕掃了張昭一眼,端起茶盞假做喝茶,張昭會意,立刻問陳圭道:“不知道陳公是否願意為國商?”

陳圭微微呀了一聲,頗感驚訝,心中暗自掂量,成了國商之後,表面上雖然風光,可實際上做生意的利潤九層要劃給治略府,所賺的反不如以前,急忙推辭道:“我不善經商,如何能擔任國商重責!”

劉協聽了很是不喜,將茶盞放下,張昭急忙道:“陳公何必推辭,利潤的分成上雖然是九一對開,可本金都是治略臺提供的,我看陳公就沒有必要推辭了。楚地的商業很發達,但不代表治略府不會出手控制,尤其鹽商的控制以後會很緊的。”

陳圭心中鬱悶,暗道:這不是擺明要吃了我陳家的財路嘛!小心斟酌一番,再想想糜竺的氣勢,身為楚地的國商便是高人一等,連徐州陶家都不放在眼裡,最終還是同意了,若是鹽糧生意做大了,陳家總的錢財收入也未必低很多。

至此,劉協將全國的鹽產中八層控制在手中,雖然益州的井鹽和青冀的海鹽也頗具產量,但青冀海岸屬於深水海線,不像淮安、廣陵和江浙一帶的泥灘,產鹽量既低,味感又差,不足為慮,而益州也遲早會落入自己的手中。

第五卷 三年會戰 第十章 金陵建設

在此之後,大量徐州百姓開始南下淮安,而文聘亦帥大軍坐鎮淮安,在淮安和廣陵安置不下後,數十萬百姓經白馬湖從水路一路南下到曲阿。

劉協正式改建業為金陵,並在建業原有城池的基礎上向西重新規劃金陵城的建設,他按照唐朝長安的佈置模式,起草了金陵城的建設圖,以秦淮河為西界,離長江百里劃出北界,距離建業城十餘里。

城市東西長寬各三十里,城牆高五丈六尺,底寬十步,城內以棋盤格局進行規劃,東西橫貫三條闊路,南北縱穿四條闊路,每路可同行十輛馬車,此外另有細路百餘條,內分一百零八坊。

最重要的變化是增加了水塔和下水道兩大城市供水、排水體系,方便官員對用水衛生情況進行控制。

在劉協的規劃中,金陵建設完全之後,還會有第二次擴建,屆時將會把老的建業城融入其中,成為整個大漢最大的城市。

此時的楚地早已經在劉協的安排下掌握了煤石燒青磚的工藝,只是這種青磚較後世大了幾倍,主要用於城牆建設,如今的宛城、襄陽、汝南和淮安正在用這種青磚進行改建,而金陵城所用的城磚正是這種。徐州南下的百姓以工代賑,參與金陵城的建設。

金陵城的建設規劃一出來,張昭就第一個站出來阻止,他認為工程過大,幾乎相當於重建一個洛陽,此時正是中原耗戰之時,不宜廣興土木。

劉協與眾臣道:“治略臺同時要應付中原戰事,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可能困難,那麼此次出資可以由襄陽銀莊按年率百分之二出貸,治略臺分十五年還清,城牆建設和城內配套建築可以按價劃給商人,由商人墊付資金先建,治略臺驗收合格後在撥掉款項,此次金陵城的建設最首要的任務是成立兩到三家商社,專門用來承接這樣的土木工程,以後建設這樣的城市或者海港都要首先挑選這些商社,不要再由朝廷出面組織百姓大興土木。”

張昭道:“那這樣一來,必然有很多錢流入商人手中!”

劉協微微頷首,道:“該支援下商人就支援下,不僅是城建,以後的軍備物資生產、水渠建設,江湖防治的施工都可以給商人來做,只是治略臺要監督好就可以了,當然也不是什麼商人都可以做,商人下面有沒有僱用擅長這方面工程的人才,有沒有做過類似的工程,有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前期的施工,這些都是問題,治略臺的錢不要先撥出去,等他做完之後,合格就給錢,不合格就讓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