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九月底,劉協終於得到確切訊息,他重捶桌案道:“劉備無恥至斯,如何能讓東胡進入長城,此禍延綿,恐怕數年內也未必能夠平定!”

復問楊修道:“張飛葬於何處?”

楊修道:“葬在北太行峰,與關羽只隔一壺關!”

劉協沉思片刻,囑咐陳群道:“下詔令,追封為猛義侯!”復問楊修道:“劉備何在?”

楊修輕咳一聲,道:“劉備歸降之後,急於趕回襄陽晉見聖上,惜途中染疾,病逝於上黨城!”

劉協捏了捏手中玉尺,冷聲道:“讓吏部審判其罪,首罪為叛國,列審後,通告天下!”

陳群微微點頭,道:“該判此罪!”

劉協嘆了一聲,道:“三十萬控鉉輕騎啊,大漢歷經十餘年操練,也不過十餘萬控鉉輕騎啊,調魯肅北上,他的定南軍是十二軍中裝備強弩最多的,這個時候只能派他上了,此外讓周瑜撤離上黨之時,分撥一部分兵馬給壺關,就算幷州都讓出去也沒有什麼可惜的,但唯獨箕關和壺關不能失,讓荀攸抽調人馬,死守河東、河西和箕關。周瑜暫時撤回黃河休整,曹操留在河東。”

陳群道:“如此安排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聖上也不能讓東胡過於囂張,就算再損國力,也要將他們擊垮!”

劉協微微頷首,道:“消滅東胡最好的辦法就是圍起來打,如今之勢正合適,朕有心藉此一次平定鮮卑和烏恆,朕要他們有得命進中原,沒有命回草原。”

就在劉協召集幕僚商議圍剿東胡事宜之時,在幷州卻連續發生了兩場令劉協心痛不已的戰役。

九月底,張遼帶本部騎兵三萬餘人前往白馬城救援當地百姓,準備護送當地四萬百姓撤回上黨時遭遇了峭王、汗魯王八萬餘眾的左右包抄。

張遼和本部將官軍士都是幷州人,又多雁門、白馬一帶人氏,見宗族百姓就在身邊,不願棄百姓而去,乃決意誓死一站。

張遼明白自己所帶的都是衝鋒騎,和這些控鉉輕騎對陣沙場,百戰而難有一勝,然追隨自己多年的軍士皆欲一死護送親族迴歸上黨,乃違抗周瑜調令,與三萬軍士立誓護送家鄉宗族百姓安然抵達上黨。

他縱身馬上,將手中劉協御賜的碧海潮月刀舉向天空,在烈日炙光的照耀下,碧綠色的刀身泛起眩目光芒,狂風捲過周畔,迎著銳利刀刃發出噝噝的低鳴聲。

深深吸一口氣,留戀著流淌在鼻息間的那夾雜泥土和黃沙獨特韻味的淳厚氣息,張遼睜開久久緊閉的雙目,精芒閃爍地緊緊注視著前方的滾滾煙塵,在那煙塵中,多少騎兵突襲而來,而自己身後是三萬堅毅的幷州男兒,在他們之後十里外就是四萬幷州的父老鄉親。

張遼回首看著諸兵士,大聲喝道:“大家要速戰速決,不可停馬,不要讓他們拉開距離,便是身中數十箭也要靠近對方,就算是死,也要斬殺兩人,否則不僅我們將死在這裡,身後的父老鄉親們也難有活命!”

“衝鋒在前的兄弟手中要有燻煙火把,燃起足夠的濃煙,保護後面衝鋒的兄弟,只要有足夠的濃煙做掩護,他們就無法發揮弓射的本領!”

眾兵士“喝哈”一陣高喝,百餘名領首的衝尉點燃手中燻煙火把,張遼猛一揮旗,號角兵吹響了嘹亮而雄壯的號角,三萬騎兵都用準備好的溼巾矇住面,各自整頓坐騎,改並列陣形為箭陣。

張遼拿過一隻散發滾滾白煙的燻煙火把,高喝一聲:“殺啊!”當先領著百餘衝尉筆直衝向峭王的輕騎部隊。

自高空俯瞰,在幷州遼闊而貧瘠的土地上,一條滾滾白煙匯聚而成的巨龍張開嗜血巨口,露出碧綠龍牙,伸展繚繞白煙的兩翼向東胡的騎兵大軍撲去。

峭王急忙讓騎兵分散開,但濃煙遮掩,根本沒法分清,東胡眾兵士只能一陣亂射,張遼撥開齊射向自己的箭矢,一馬當先。

濃煙滾滾,將峭王的三萬騎兵緊緊包裹,天上烈日光芒瞬間暗淡下來,在那濃煙之下,峭王根本看不清一員漢軍大將逼向自己。

碧海潮月刀撕裂濃煙,烈日光輝射在刀身上,閃耀著碧綠色的寒光,張遼凌空而立,坐下寶馬金翼前蹄高舉,面目猙獰,身上插著十餘支箭矢,滿身流淌著刺目鮮紅的血液,峭王則被突然逼近的危險所震驚,滿臉驚恐地橫起長槍架住那碧綠盈盈的冷寒長刀。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停頓了良久,就在雲煙流動的霎那間,張遼飛身前行,側身劃出一道詭異的碧綠刀芒,將峭王斬成兩截。

就在張遼拼死斬殺峭王,三萬衝鋒騎依靠濃煙掩護險勝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