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部分

表決之期了,劉協親自稽核,太子巍陪同稽核,劉逸和劉平兩位皇子也前來一同陪審。

第四稿的《大漢帝國大法典》是在參政院內部修訂的,一共有一千三百二十二條,涉及帝國整個基礎,確定帝國為永久二元君主制中央集權民主帝國,皇權和法權的共同平行權力互不侵犯原則也做為前九條的第三條確定下來。

透過《大漢帝國大法典》,帝國三大權力機構中央皇庭、中央國民院和中央治略府被最終確立,中央皇庭擁有御府、道府、軍府三大二級權力機構,御府設立幕僚院、參政院、督軍院、機密署、統計署、禮德署、內務署、外事署、策律署九個三級權力機構;道府擁有宣統院、衛道院、道德院、國子監、釋經監、內務監六常設三級權力機構,其中宣統管轄道教宣揚和外務、傳播事宜,負責文教審定工作,衛道院負責管轄各地道團和修道會,道德院負責帝國子民道德教育、醫療和道德公證;軍府下設參謀、軍機、軍備三院和海軍總署、陸軍總署、駐防軍總署、禁軍總署、預備軍總署八個主要機構。

中央國民院下設各州國民院和中央立法廳,中央治略府下設國政總院、經濟總院、文教總院,三級權力機構有戶部、吏部、民部、工部、農部、商部、育部、醫部、五大協調司、國家安全保密總局、治安總局、樞密總署、國稅總局,海關總局、外貿總局、競技總局、文化總局、建設總司、科技總司和各州治略臺、各省治略院。

在三大權力機構之外。中央法院、中央監察院兩院獨立設定,履行對整個帝國的監督核查和審判職責,並向大漢帝國皇帝和中央國民院理事長獨立負責彙報。

透過《大漢帝國大法典》,華夏基策中的廣富、民主、道德三大主義永久確定。國子策、通婚策、大海軍策、減富增貧策、強民策、莊園策、廣商策等基礎策法確立為國策,帝國二十六年來的大多主要政策和京都新政地主要思路都最終確定為永定策。

一夫一妻制最終制定,財產私有權神聖不可侵犯原則被確定大法典第二條。家庭製為帝國基本組成組織,公民權益不可侵犯等一系列更加前進的思想在帝國內繼續鞏固。

經過四年的準備,《大漢帝國大法典》與華夏二十六年九月一日以三百一十二票贊成票的幾乎全票透過的局勢正式透過,該日被做為帝國法典日確定為全國假日。

在《大漢帝國大法典》透過的九日後,劉協正式讓位,太子巍登基為大漢帝國皇帝,劉協保留了道教教皇和五軍最總統帥即五軍大元帥身份,以及亞細亞大帝帝位,開始退出大漢帝國舞臺。

劉平正式封為甘寧王,帶著四百餘學者、技師等職業人士和兩萬人的王軍前往甘寧省;劉梓封為圖蘭王。帶著兩百餘學者、技師等職業人士和三萬人的王軍前往圖蘭省;劉琮為東非王,領三百餘學者、技師等職業人士的隊伍和兩萬人的王軍前往東非省。

對劉協而言,最值得他高興的事情是孫子劉晟的誕生。抱著自己的孫子,那種感覺確實令人欣喜若狂,當年劉巍誕生時,劉協都沒有像這樣的開心。

然而,開心之餘。劉協也意識到,該是離開大漢帝國的時候了,在皇室內,喬貴妃也降為德妃,而原德妃黃月英正式升為貴妃。所有人都知道劉協和蔡琰、小喬離開大漢向西而去的日子已經近了,整個皇室內都蔓延著一種分離的氣氛。

一生之中大半的時間都在外奔波的劉協,這時再看看中央皇庭的每一處景緻,心中都是無限留念,然後,在遙遠的歐羅巴,還有更有意義的事情要去整理。

經過三年的觀察,劉協相信劉巍已經具備足夠能力掌控整個大漢的事務,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對軍權掌控,但現在登上皇位之後,也開始逐步實現了對五軍控制,而禁軍掌控和京都駐防軍的掌控權也已經牢牢握在手中。

高順等人徹底離開後,劉巍將一大批新的少將軍提升為中將軍、上將軍,執掌了禁軍和京都駐防軍的大權。

劉協只是站在劉巍的背後,靜靜觀察他的舉動,沒有說過一句話,即使劉巍問他,他也不給任何一個建議,因為他知道自己遲早要離開,只能讓劉巍習慣自己做決定。

三年下來,劉協應該說已經徹底放心了,在大法典透過和讓位之後,再也不過問朝政各項事務,一心留在皇室中,教習劉健和劉泰、劉珏治國之道。

一切安頓好之後,劉協決定前往晉陽、洛陽和襄陽三地視察,這三地是他逐漸起步的地方,也是他建立大漢帝國最基礎三處要地,因為在晉陽得到了軍隊,在洛陽得到財力,在襄陽得到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