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姐覺得有道理。
雙冒在邊上涼涼的再次開口:“阿福不說怕也是擔心夫人好心辦壞事呢。”
芳姐非常肯定這丫頭在報仇呢。
如今池府後院的丫頭還能夠有這麼大的陣容,定國侯夫人居功至偉。從遼東帶回來的丫頭,這幾個月裡面陸陸續續的出嫁了。現在池府後院跑圈的丫頭一小部分都是定國侯夫人最近給補上來的。
丫頭們有的嫁回了華府,有的嫁給了管事,有的去了莊子上。現如今讓芳姐掛心的就是阿壽同雙冒,雙冒的暫且不著急,
可阿壽的比較難,阿壽本人倒沒什麼意見,就是芳姐自己意見頗多。雙巧嫁回了華府,華老夫人當初做的主,看雙巧高高興興的,芳姐沒有發表意見的餘地,
可阿壽不一樣,嫁的低了芳姐都過不去,可嫁的高了,人家也不太好找。
等待著定國候夫人發大招的時候,芳姐也在積極地給阿壽找婆家,目標還是鎖定在華府的,畢竟阿壽是華府的家生子出身,親親故故的多在華府。至於人選,芳姐就看不上了,總不能讓阿壽嫁給華府的小郎君們,她是沒什麼意見,就怕華老尚書把她給定為拒絕來往戶。
依著老頭絕情決意的性子,估計真的有可能。
老尚書看著芳姐消停心裡也是很不安的,這丫頭不鬧騰時候實在是讓人心裡沒底,尤其是定國侯夫人這個不知道厲害的還非得招惹,這是逼著丫頭髮大招呢呀。就怕到時候他侯府但不住,他華府也跟著摺進去。糟心了。
好在這時候,華家大老爺回京城了。也就說芳姐的大伯終於回來了,老尚書知道兒子回來,早就給兒子做了讓位,告老的摺子早就送到了聖人跟前。
聖人對老尚書的打算怕是也知道的。只是同老尚書說,讓他老人家在辛苦些時日。
老尚書覺得被聖人如此信任那真是有一股拋頭顱灑熱血籌知己的架勢。
畢竟父子三人同朝為官,還都位居高位,那是不可能的,你就是真有本事,人家還忌諱你呢。
老尚書賣命做事的同時,還要同聖人表示,他老人家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幫不上多少忙了。
為了給大兒子鋪路,老尚書也算是費勁了心血,就盼著聖人看在他老人家這麼賣命的份上能讓他華府連貫上。
雖說不可能讓大兒子上來就做六部尚書,至少也要是個侍郎什麼的。不然華府不太好辦呀,誰讓二兒子如今都二品了呢。他老人家容易嗎,為了華府操碎了心了。他尚書府的門第就看這次的變動了。所以孫女那裡真的不能有事,不能折騰。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四章 再聚(求月票)
在芳姐的記憶裡面,他家大伯從她十幾歲的時候,就一直外任,到今天該有十幾年了。
也就是隔上幾年在年節的時候回府陪雙親呆上那麼十天半月的,一家人聚少離多,估計祖母是最惦記兒子的。
所以在華府來說,華家大老爺回京是大事。
在京城的出嫁姑奶奶們都被華老夫人給接回孃家去了。芳姐挺理解老祖母的喜悅的。大伯終於能夠承歡膝下了。
池二郎私下腹議,這都要常駐孃家了,如今還專門派人來接,也不知道是尚書府就這麼一個風俗,還是自家夫人太戀家了。
不過行為上,這個不要臉的自然是帶著孩子舉家協同。人家池二郎說了,大伯回來是大事,他自然該進一份心力。
這麼上道的孫女女婿,在華府受到的歡迎也是最熱烈的,相比之下三娘同五孃的夫婿,只是親自送夫人回孃家,做的就差了那麼一點。
柳家的五妹夫到不是很在意,當年在這位四姐夫跟前,沒少給人墊菜板子,習慣了。
馮家大朗心裡就不那麼是滋味。這位四妹夫實在不會做人,你要陪著夫人住回孃家沒什麼,可你至少應該同他們這些連襟打聲招呼嗎。何必非得把他們踩下去呢。
池二郎下朝同泰山大人一起回夫人的孃家,翁婿兩人走的那個和諧。
讓後面同聖人在小書房裡面多說會話的華老尚書,在後面看的沉悶不已。誠心的在前面噁心他的吧。話說他們三個在一起走的話,難道他老人家會給他們丟人嗎,呸,他才不要同兒子一起犯抽呢。
到了華府看到兩位妹夫竟然都在,池二郎頗為意外。
柳九郎五妹夫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