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她可是一位大人氣角色。

當然將二次元的東西拿到三次元來對比有些不太恰當,可是如同之前所說,偷換概念是一個基本手段。

中斷這樣的思考。佐佑將目光放在了工作臺上面,透過數位板繪畫出來的人物還算是有著原作的風格,只不過其中有些細節佐佑無法很好的把握。

創作漫畫最難的是並非構思完美的劇情,除了完美的劇情之外,好的繪畫技術也是必要的。

為此,在繪畫漫畫原稿的時候,人物活動時臉部表情以及頭部詳細描寫是最難的地方。

人物開心的時候、人物痛苦的時候、人物奔跑的時候,甚至包裹人物轉身和睡覺的時候,在這些時間點上都必須把握住人物臉型的變化。

人們口中常說的‘畫風崩了’指的就是人物臉部崩壞的意思,造成這個的可能性有原作者的粗心。也可能是其他畫師的錯誤。

說到這裡,佐佑突然看到了掛鐘上面的時間,距離中午還有三十分鐘,自己還有一張原稿沒有畫出來。

雖說只有一張原稿,但是聽說一般的畫師一天能夠畫出十張比較精緻的原畫就已經不錯了,為此這一張原畫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

中午就是截稿時間,不知道來不來得及,不,就算來得及也只會完成得相當粗糙吧。

所以說佐佑才會感到疑惑。不管是學校的作業也好,創作這類工作也好,為什麼都要規定一個十分確切的時間呢?

即便有人說壓力是一切努力的根源,但是規定時間所產生的壓力很少會讓人努力。只會讓人感到不安。

如果伊夜來的時候自己還未完成最後一張原畫的話,毫無疑問會被自己這個奇怪的編輯給數落,佐佑可不想被一個女人數落,就算是強勢的伊夜也一樣。

因此規定時間這種行動不是催促。而是一種降低效率的行為。

‘給我在今天之內截稿!’‘佈置的作業明天交上來!’之類的話用神大人的觀點來說就是‘已經豎起了不會截稿和不會完成作業的flag!’。

我已經看到結局了,為此固定時間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在很多時候會拖慢完成工作的效率。

那麼。應該廢除規定時間這個制度,倡導工作自由。

當然這麼說就像是在偷懶一樣,因此佐佑倒是想到了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不規定時間,而是規定工作量。

一天必須完成多少的工作量——很顯然,這種方式和規定時間差不多,不過卻換了一個說法,比起時間的緊迫性,人們更加容易接受工作量的多少。

那是一種成就感,一種完成了工作的成就感,而規定了時間之後只會產生一種完成了工作的疲倦。

如此一來,這樣的規定不是很好嗎?以後就可以一天只用畫一張原稿,將《海賊王》改成半月刊了。

靠在椅子上的佐佑單純的撥出一口氣,作畫的右手拿著筆停了下來。

畫漫畫是一個不錯的工作,在家裡創造出自己喜歡的故事給其他人分享,然後得到評論,亦或者是得到支援。

“不過像是這樣的工作也有吃力不討好的時候呢,畢竟每個人腦中的妄想不是能夠讓其他人都接受的,想要讓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或許只有符合他人觀點這個手段了吧,就算不符合,也必須裝作符合才行。可是有的讀者也不會輕易的買賬,甚至有人故意找出作者的弱點,比如說《神薙》的作者是就因為一句話‘被汙染的薙’而遭到了寄刀片、被撕書、被拒絕購買、被威脅之類的情況,起因就是由於‘被汙染’在日語中有‘被破(河蟹)處’意思,理解錯誤的讀者們就產生了極大的反抗和憤怒情緒,毀掉了不少周邊跟原作。”

說白了,創作就是將作者腦內不切實際的妄想或者是脫離常規的想法給它文字化、漫畫化、動畫化。

可是每個人的妄想都不同,因此接受的妄想也會產生差異,就是由於這一點,創作者的各種想法才會遭到肯定和否定。

不過將選擇了這條道路,也不得不就此走下去,接受各種看法和批評才是前進的基本。

也就是說,想要獲得認同,就必須在之前得到‘不認同’。

“這麼一說還真是讓人感到疲倦啊,將那不切實際的想法表現出來的人,可是需要許多勇氣的。正如那個期待著幻想世界而創造出了sao的研究者一樣,追尋不切實際的幻想可是人類的特權,同時也是一群奇怪的人的特權。”

時代不會順應人,但人卻可以改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