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寫作的另一個理由,就是想將這個即將消失的時代“定格”下來。當然,我指的是農業文明。愛爾蘭女作家西芙告訴我,現在的愛爾蘭文化也成為一種過去,全球化的浪潮捲走了許多地域性的文明。時下我所描寫的這種生活,已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那亙古的暗夜很快會淹沒一切。而且這種淹沒,是永恆的消失,決不會再有迴光返照的可能。除非在另一個新生的大劫裡,重新誕生人類,重新孕育出新的農業文明。
中國有幾千年的農業文明,我們的小說為它留下了哪些東西?你要是仔細清點的話,你肯定會失望的。而時下,那能沖毀一切的狂濤已經破門而入,勢不可擋了。我只想努力地在藝術上“定格”一種存在。但更有可能,我的所為,也跟唐吉訶德鬥風車一樣滑稽。
看了以上文字,你也許就明白我的小說為啥是那樣一種風格了。我不是不會寫時下流行的那種小說,我也會時尚,也會編故事,也會故弄玄虛,也會賣弄技巧――不信你看看我的《博物館裡的靈魂》。――這樣的小說,有許多人正在寫,或者已經寫了。這世上沒我不少,有我不多。我寫的,並不是好些人眼中的小說,我只寫我“應該”寫的那種小說。它也許不像小說,也許有許多毛病,也許顯得很笨,也許為一些學者嗤之以鼻。但那正是我想追求的,因為它能最大容量地承載我想描寫的生活,換句話說,我不想當學者眼中的好作家,更不想在文學史上討個啥地位。我僅僅是想定格一種即將逝去的存在。
當然,我想“定格”的,當然不僅僅是生活,更是靈魂。對前者,《大漠祭》、《獵原》著力較多;對後者,《白虎關》更為側重,書中便有了那些經受歷煉的靈魂們。
2
對我的小說,譽者稱“真實”,毀者也嫌“真實”。需要說明的是,我的小說並不是照搬現實世界,它們是我創造出的精神世界。只是因為它比現實世界更顯得真實,才招來一些非議,認為我在臨摹現實。這是很滑稽的事。一個作家的想象力,不應該體現在故弄玄虛和神神道道上,而應該把虛構的世界寫得比真實的世界更真實。我的小說中那撲面而來的生活和呼之欲出的人物,都是我“熟悉”並“消化”了生活後的創造,是更高意義上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更是一種極深的生命體驗後的產物。雖然我沒叫人物長尾巴和翅膀,沒叫他們變成蟲子,沒把主人公分成兩半……,但不是我不會,而是我有自己的追求。當滿世界都追求神異和玄虛時,我更向往和崇尚一種質樸、乾淨、超然和清涼。相較於滿世界的神異和誇張,我更喜歡六祖慧能的那種質樸安詳的微笑。這正是我有意拒絕怪誕和神異的原因所在。
時下,當你翻開雜誌和書籍,你就會發現滿世界都流行著一種腔調的所謂時尚“敘述”――當然也不乏精彩大氣的“例外”。有時,我們不一定進入文字深層,只看那份長舌婦的神韻,就會倒了我們的胃口。所以,雖老有朋友勸我,時下已進入敘述時代,你的寫法太陳舊了。我雖然感謝他們的真誠,但我寧願展示生活的本真畫面。我想,世上已有了那麼多的時尚敘述,也不缺我一個。就讓我遵從心靈,流淌出質樸和真誠吧。成了,叫世上多一種另類的文字。敗了,我自會窒息於攪天的資訊裡,也汙染不了人類的生存環境。
由於一些大獎和“大師”們的誤導和引誘,文學中故弄玄虛者日眾,漸漸遠離了文學該有的那種質樸和高貴,也將讀者嚇得所剩無幾了。相較於時下紅得發紫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大師”,我還是懷念俄羅斯文學,還是敬仰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還是嚮往文學曾有過的那種精神。許多時候,對傳統的追憶和學習其實是一種進步。比如,韓愈曾領導的古文運動,表面看是復古,又何嘗不是最大的進步呢?
當然,在題材需要時,我也願意進行一些文學形式方面的探索。這一點,讀者會在我的小說《西夏咒》中看到。
我認為,一個作家最重要的,是如何讓自己大起來,有大的境界,大的格局,大的眼界,大的胸懷。只有在你成為梵高之後,在別人眼中司空見慣的向日葵才會燃起生命的火焰。我眼中的每個人物每個家庭都是一個世界,作家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寫出萬一。這世上,最大的迷團其實還是人自身。任何一個自認為寫盡了某個領域和行業的作家只能說明他的弱智。按我自己的選擇,我倒願意窮其一生寫好“一家”農民,寫出他們的靈魂、命運和追求。因為,他們的身上,也承載了“人類”的全息。
《白虎關》後記(4)
時下,文學界對西部作家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