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在人間擇靈山洞府,早早紮下根基,靜待機緣。待地仙封神時,你二人再出山相助!”

於是二徒拜別西王母,各自下山。青鳥居於驪山,稱驪山仙子。女魃仍居赤水,人稱天女。

首陽山八景宮中,太上老君因曾在天庭應下十二位大羅金仙,供玉帝驅使,至今仍一位也無,因此正在物色有緣之士。時有李玄拄拐來拜,太上老君看出他的跟腳,果然納入門下,遣往玄都洞修行。

這李玄便是鐵柺李,雖然醜陋,得道之後也形容不改,乃是異相真仙,他後來又陸續渡化遠古天庭轉世者七位,共為上洞八大金仙。在加上老君又渡化了四大天師,合在一起,正好是十二位。此是後話,暫且表過不提。

卻說周穆王雖曾對西王母有情,但兩個量劫過去,不免有些疏淡。何況他是人間天子,後宮佳麗三千,容顏殊麗,都是絕色,日夜惑人耳目,怎能專情?此次赴崑崙仙島見西王母,只是心血來潮,了卻執念而已。

他在崑崙仙島之中,與西王母一席談論,志向不合,話未投機,又不曾求得延壽仙丹,更加上李玄在座,說話做事,多有不便,因此心中頗不快意。於是分別之後,並不留戀,下了崑崙仙島,還歸國土,再未重來。只是歸國之後,更是不恤國是,不樂臣妾,肆意遠遊不止。

他是神人轉世,無災無病,身康體健。享盡了榮華富貴,看遍了大好山河,直過百餘歲方崩。

終穆王之朝,雖然武功煊赫,朝政安穩,但其以天子之尊,征戰遊歷。都是勞民傷財之舉,大傷國本。到穆王晚年,周王朝表面上國泰民安,歌舞昇平。實際上國庫空虛,民力匱乏。已伏由盛而衰之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說罷人間,再言天上。卻說這一年,風調雨順,四季安泰。九天之上,玉帝廣發金簡玉書,遍邀三界聖人、人皇、混元尊者、大羅金仙,前往天庭,赴仙神之會,併為天庭眾神授職觀禮。

只因先前封神榜雖然封了神位,乃是對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的虛職,有位無權。此次玉帝鄭重其事,大張旗鼓。所授皆是天庭實職。自此之後,眾神都要為天庭行使職權。行天之道,布天之德,少不得與眾教門打交道。因此玉帝廣邀眾仙觀禮,也是應有之義。

九天之上,笙歌嘹亮,仙樂淙淙,處處披紅掛綵,迎接貴客,一片喜氣洋洋。

凌霄寶殿之中,諸聖人、人皇皆至,在客位高高就座。諸混元尊者、大羅金仙,亦在寶殿兩旁就座,濟濟有近百位,相互接應,彼此招呼,好不熱鬧。

眼看眾仙皆至,王母停了仙樂,玉帝便說道:“天神歸位,已過百年。可喜如今天地安泰,仙道、神道、人道,共享清平之福。此乃老師恩澤,諸道友皆有襄助之功!”

眾仙遜謝,玉帝接著說道:“然天庭事務繁多,朕日夜辛勤,力有不逮。是故今日特開此會,授眾神之職,為朕分憂!天地仙神,可共為見證!”

階下眾神皆拜,口呼:“陛下聖明!”

於是值殿靈官唱名,眾神一一而進,玉帝頻開金口,封了三官大帝,四方神君、五感生帝、五方揭諦、五炁真君、五斗星君、四大天王、六丁六甲、左輔右弼、值日星官、鎮殿靈官、諸元帥、天將。凡上榜諸神,包括以前便在天庭供職者,皆有職司。

這番職位封過,天庭才算是機構齊全,真正穩定下來。

封神大事已了,玉帝與王母便在九天之上大開筵席,招待三界諸仙。

席上,玉帝對諸聖舉杯道:“眾神法力低微,德威不足,日後代天庭行使職司,還望諸位聖人、人皇多多鼎力相助!”

眾聖人、人皇自無不應之理,皆將酒飲了。

元始天尊聽玉帝言語中仍有不滿之意,說道:“眾神有天書護佑,不死不滅,壽與天齊,不比諸仙要過劫數。陛下好生看護,日後必能興盛天庭門戶!”

玉帝嘆一口氣,說道:“諸位聖人,眾神道行本淺,無緣仙道,方轉為神道。況上榜之後,其生前法寶、兵器,在封神之戰中,多數落入眾仙之手,如今皆身無長物,實在不成體統。還望各位聖人憐憫,將其賜還,天庭感激不盡!”

此言一出,席上氣氛為之一凝。只聽通天道人拍手,哈哈大笑道:“陛下所言極是,正該如此!”眾神所失法寶,十有**,皆是截教之物,通天道人當然樂得如此。

元始天尊道:“賢弟此言差矣!靈物有緣者得之,有福者保之,安有歸還之理!”

鎮元子也微微頷首!

通天道人轉身朝太上老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