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經,都要望成正果,偏是教我來巡什麼山!”所以他不好好巡山,找地方睡覺去了。這次他去睡覺,是有意的行為,其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減少自己的付出。

孫悟空看見八戒睡覺,變成一隻啄木鳥啄了他一下。八戒看見啄木鳥,咬牙罵道:“這個亡人!弼馬溫欺負我罷了,你也來欺負我!”八戒這話清楚地表明瞭他對悟空的不滿。他是在“無人處”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認為弼馬溫經常欺負他。這也表明了他不肯付出勞動的態度,他對妖怪的態度是,“曉得有妖怪,躲著些兒走”,儘量迴避,不主動去招惹,更沒有主動降妖伏魔、為民除害的想法。

後來在烏雞國,八戒又試圖暗中報復悟空。為了攛掇師父念緊箍咒,還費了不少心思,我們很少看見他為打妖怪而費這樣的心思。當孫悟空騙他從井下救回烏雞國國王的屍體後:

那呆子心中暗惱,算計要報恨行者道:“這猴子捉弄我,我到寺裡也捉弄他捉弄,攛唆師父,只說他醫得活;醫不活,教師父念《緊箍兒咒》,把這猴子的腦漿勒出來,方趁我心!”走著路,再再尋思道:“不好!不好!若教他醫人,卻是容易:他去閻王家討將魂靈兒來,就醫活了。只說不許赴陰司,陽世間就能醫活,這法兒才好。”(第三十八回)

你看八戒的做法,先是要給師兄出難題,讓他救活人,不然就讓師父念緊箍兒咒,把悟空念得死死的,他才高興。他是一邊走一邊想,對此“再再尋思”,可謂深思熟慮,思考的結果是這樣不好,太容易了,要增加難度,不許悟空找閻王,要在陽世間就把國王醫活。回去以後,果然八戒在唐僧面前一番言語,唐僧念起緊箍咒,“勒得那猴子眼脹頭疼”。行者十分生氣,八戒卻“笑得打跌”。

值得注意的是,八戒從來沒有在唐僧面前進沙僧的讒言,兩相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進讒言並不是八戒的習慣,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利益關係使然。

隨著取經行動的深入開展,後來,八戒的心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慢慢地,時間撫平了八戒的不滿。到取經行動的後期,八戒對悟空越來越佩服,是真心服氣了。有時候能夠主動上前幫助悟空對付妖怪,也不在師父面前進悟空的讒言了。人畢竟都是有感情的,八戒也不例外。

。。

悟空如何獲得對八戒、沙僧的排程權(1)

在唐僧師徒的四人結構中,唐僧是師父,另外三個是徒弟。從生物學角度說,師徒關係並不是血緣意義上的家庭關係。不過,在中國文化中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就是尊師重道,強調師徒如父子。師父就相當於家長,徒弟就相當於子女,“父為子綱”的觀念在傳統師徒關係中也得到體現。如果徒弟背叛師父,是“欺師滅祖”,在峨眉掌門滅絕師太手下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另外,在師門內部,大師兄的地位非常高,僅次於師父,相當於家庭內的長兄。當師父不在或遇難時,大師兄便擔當起責任,行使相當於師父的權力。這是“長兄如父”的觀念在師徒關係中的延伸。

從理論上說道理雖然是這樣的,但孫悟空一開始並沒有這樣大的權力。這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師父基本上一直都跟徒弟們在一起,孫悟空沒有機會行使代理的權力;另一方面,他的兩個師弟八戒、沙僧在加入取經隊伍之前都不是什麼善茬,都幹過吃人的勾當,加入取經隊伍都是出於功利的目的,此前他們在天庭都有過一段光榮史,不會輕易聽他的話。加上師父對他的看法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都不太好,因此,比起二師兄、三師弟,沒有覺出大師兄的地位有什麼大的不同。

自豬八戒演了一出擠走大師兄、又請回大師兄的戲之後,悟空的大師兄地位基本鞏固,在這種情況下,他使了一點手段,從師父手中獲得了對兩個師弟的使用權,雖然這個權力沒怎麼用,但他畢竟獲得了使用這個權力的授權。

事情發生在第三十二回,也就是孫悟空被請回打敗黃袍怪後不久。離開寶象國,一行人來到平頂山。平頂山上有兩個妖怪,即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他們十分厲害,為此,日值功曹特意變做樵夫,提醒取經隊伍注意安全。藉此機會,悟空使了個心眼,取得了對八戒、沙僧的排程權,其主要辦法是裝哭:

(行者)暗想:“我若把功曹的言語實實告誦師父,師父他不濟事,必就哭了;假若不與他實說,夢著頭,帶著他走,常言道乍入蘆圩,不知深淺。倘或被妖魔撈去,卻不又要老孫費心?且等我照顧八戒一照顧,先著他出頭與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得過他,就算他一功;若是沒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孫再去救他不遲,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