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1章 最大受益者

1994年11月3日,AMD公司CEO傑裡?桑德斯,率先跳出來強力吸引市場的眼球,當然不僅僅是對於老冤家英特爾幸災樂禍。實際上,更重要的是蹭熱度,利用英特爾的危,變成AMD的機。

在新聞釋出會的後半段,基本上,變成了AMD的產品降價促銷釋出會。

“我們AMD公司的K5多核,完全可以代替英特爾的奔騰,效能方面雖然不能說比奔騰更強,但價效比卻是遠超過奔騰,更關鍵的是奔騰浮點運算的BUG,並未出現在K5晶片上。這得感謝英特爾公司,他們堅持不再將奔騰的專利技術授權給同行,所以,新的BUG只存在於英特爾自己的產品中,而我們AMD的X86架構的晶片,因禍得福,並未有類似的BUG!”傑裡?桑德斯頗為幽默的表示說道,“所以,部分使用者擔心奔騰有BUG,那麼,選我們的K5晶片絕對沒錯。”

AMD公司由於並不是X86和XRM架構的核心技術的主導者,僅僅獲得架構的使用授權,所以,比核心技術自然是不行的,暫時也只能打價效比。比如,AMD公司目前推出的X86架構的CPU,主頻超過133MHZ的雙核K5(586)CPU,售價降低到了親民的129美元。另外,四核K5市場零售價也僅299美元。

歷史上,K5是AMD公司首次獨立研發,而不再是完全按照英特爾是晶片架構。這道不是AMD公司想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而是英特爾公司從386時代開始,已經後悔將架構授權給大量友商。之前,授權的專利無法收回,但是,後續是專利技術,已經不再跟友商共享。所以,AMD被迫獨立研發K5處理器。這一款處理器,應為架構比較老舊,不如英特爾的奔騰,更關鍵的是,奔騰已經逐漸開始採用0.35~0.25微米的工藝,但是,AMD公司的K5還是以0.5微米的工藝為主。

但是,K5還是略遜色奔騰,價格方面卻遠低於奔騰。

當然了,現在全球的處理器市場,跟歷史相比,已經大變樣。就算是奔騰和K5之類的x86架構的晶片,除了憑指令集效能、工藝、主頻之外,多核效能也是消費者比較看重的。

原本,多核晶片是因為林棋覺得,工藝製程落後的情況下,就算架構先進,單核心也拼不過英特爾,所以,才開始提前祭出多核大招。

但現在多核已經是成為行業標準,就算是單核心雙線性之類的創新,相比也不會被消費者買賬。畢竟,多一顆物理核心,總會比單核心偽裝成兩顆核心更強。

除此之外,XRM架構的魯班1代、魯班2代系列CPU,AMD公司也是報價69美元至399美元。69美元的是魯班1代架構的雙核CPU,主頻為85MHZ。399美元的晶片,則是魯班2代8核CPU,主頻也高達120MHZ。

AMD公司的新聞釋出會結束之後,迅速就起到了效果。大量的PC相容機廠商,對英特爾採取觀望態度,紛紛將新生產的組裝機的CPU訂單,發給AMD公司。短時間內,AMD迅速鎖定了明年10億美元以上的CPU出貨訂單。

市場分析,AMD公司94年有望獲得45億美元的營收,而95年營收應該有望超過60億美元。利潤方面,94年預計年淨利潤超過2億美元,而95年則是有望超過3.5億美元。

鑑於,AMD在X86和XRM兩大陣營的出貨量都在提升,越來越被市場看好。

以至於,AMD公司的股價也開始騰飛,短期內暴漲30%,今年以內的市值增長,更已經翻倍,總市值重新突破百億美元大關。

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則是從150億美元以上市值,暴跌了20%,回到跟AMD公司旗鼓相當的程度。

另外一家X86陣營的CPU生產商Cyrix,也是高調的宣佈,Cyrix686晶片,推出親民的48美元單核版和98美元雙核版,也迅速靠著英特爾的浮點運算BUG的危機,搶奪了不少市場份額。

在英特爾公司爆出了浮點運算BUG之後,短時內被媒體放大宣傳。整個市場,英特爾公司之外的大部分CPU廠商,基本上都是受益者。

但是,受益最大的應該還是盤古電腦陣營,長期以來,因為全世界的消費者,還是迷信美國的科技優勢。即使PC電腦的高價低配,效能方面並不領先。但是,全世界相當多的政府和企業級消費者,深信PC電腦系統更穩定,BUG更少。

就算是盤古電腦,一直以來效能超過PC,並且,售價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