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裡的老人們,自然也不會反對,反正這掌故傳來流去早就變形了,常爺爺自己就說了好幾個版本,可能連他自己都模糊了。
後來楊子建為一些風景區編造“典故”可就多了,而當地村民聽久了,也就當真了。
“終於到了愛情橋。”
“不怎麼樣嘛,這麼破舊。”
“五百年了,看這木頭,肯定有翻修過。”
“那是當然的,哪有木質建築經得起五百年風吹日曬雨淋?”
“石頭就可以,人家陳瑞本來就是建石橋,廊亭不過是順便蓋的。”
大家在議論紛紛中,帶著激動、失落、遐想、印證等心思登上這座“名聲遐邇”的風雨橋,有的在橋上廊亭內休息,有的蹲下來看紅色丹霞石塊,有的坐在廊亭兩邊的木凳上觀景,有的觀摩兩邊雨披上寫的各種運動口號。
但總的來說,有點失望,因為與自己想像的文學浪漫,差距有點大。
楊子建帶著激動的心情,大聲講解道:“風雨橋東西走向,一墩兩孔。橋長23米,寬5米,橋面高6米,橋身用丹霞石壘砌成拱券型,橋墩砌有分水石,可以緩解洪水對橋墩的衝擊力。橋面建有廊亭,可以讓行人遮風避雨。這橋廊在清光緒年間重修過,雕樑斗拱、泥塑彩繪都帶著清朝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