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部分

,一種真正的能帶給百姓幸福的主張。”

“在當時的環境下,他這樣做是大逆不道的。不但遭到了他師父的唾棄,更是讓很多同僚都看不起。就連曾經對他信任有加的諸侯也漸漸的冷落了他,然而,梁啟超並沒有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對諸侯動之以情曉之於理,終於說動諸侯採取他的主張治理天下。”

“十年,這個過程持續了十年。在這十年當中,梁啟超揹負了一切的罵名。他的恩師康有為甚至寫詩罵他,將其稱之為梁賊啟超。更是當眾宣佈將梁啟超逐出師門,說他是個竊國而求名利的偽君子!而梁啟超也反唇相譏說他師父:大言不慚之書生,於政局甘苦,一無所知!”

“然而,十年之後,在梁啟超的帶動下,諸侯改變政策,漸漸地這個諸侯國強大了起來。百姓生活富足,國家太平安穩。十年之後,人們也終於知道了,梁啟超的主張是正確的。”

“而在這十年當中,師徒反目,師父派人辱罵徒弟,甚至想盡一切辦法阻攔徒弟整改朝政。而徒弟在這個過程中也採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至於兩個人的關係到了不可兩立的地步。”

“再後來,作為師父的康有為執迷不悟不惜鼓動一個叫張勳的將領造反,以便恢復自己的主張和除掉自己的徒弟。最後徒弟取得了勝利,造反的將軍被打敗後處死了。老師氣急攻心,病死在了家裡。”

“實現了自己理想的梁啟超,帶領著老師的其他弟子為師父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並且用最真摯的感情寫了篇悼文。在這篇悼文中,他肯定了老師前期為國家所作出的貢獻,並且深深的尊敬老師的作為。而後,婉轉的點明瞭老師在後期其實是錯誤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還是老師的弟子。”

梁啟超曾經對譏諷他不尊師重道的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師弟自師弟,政治主張則不妨各異,吾不能和吾師共為國家罪人也!”

劉凌說完,若有深意的看著裴浩。

這個故事其實一半真,一半假。真的是康有為和梁啟超師徒反目成仇的故事,假的是劉凌給他倆換了一個時代一個背景。這個故事的真實背景其實是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的時候,代表著保皇派和革命派的師徒康有為梁啟超師徒的真實歷史事件。

這個故事雖然不是和司馬律裴浩師徒二人的事情十分的契合,但是劉凌在這麼短的時間想到這件事已經殊為不易了。要不是他前世博覽群書,也不會在這麼快就想到康有為和梁啟超。

他自然不能說,這是在清朝末年發生的事。對於裴浩來說,千年後的清朝是絕對不可想象的存在。

裴浩端著茶杯,陷入沉默當中。

劉凌也不再說什麼,站起來伸了下懶腰,徑自出了客廳走了。

劉凌知道自己的故事還是對裴浩有所觸動的,現在裴浩這個人鑽進了牛角尖裡,一時間很難自拔。此時若是沒人拉他一把,或許他就會進入死衚衕再也出不來。不但搭上自己的前途,還得搭上自己的性命。而若是有人點醒他,或許就能給他一種撥開烏雲見明月的豁然。

或許就是一句話,就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或許一個微笑,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決定。一件小事,一件善事,何止勝造七級浮屠?

正如一個人,因為生活的困苦或者某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而心情沮喪的時候,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絕望的情緒已經佔據了他的內心。此時,若是沒人幫他一下,或許將是一種悲慘的結局。而如果有個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話,或許就是一種美好的結局。

一個人,一種人生,因為不同的際遇,或許將有不一樣的結果。

對他人對自己都不冷漠,對家庭對社會都有貢獻,抱著一種欣欣向上的心態,或許在不一樣的心態下就能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裴浩先是被劉凌客廳中的那首破陣子觸動了心絃,緊接著又被劉凌所講的故事影響了心緒。他的思維正在悄悄的做著轉變,一顆潔白的雪蓮種子,已經在他的心靈土壤中悄然發芽。

其實,每個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是在到了絕境,看不到前途的光明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產生孤注一擲的念頭。

這個時候,別人的意見其實是很重要的。

劉凌也不打擾裴浩此刻的那種空明,而是舉步走出了客廳。出門正看見很多侍衛朝著演武場的方向跑了過去,一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一般的興奮。

劉凌見到這些侍衛們的怪異表現,一開始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可是猛然間心頭一道閃電炸起,他才想起自己不久前把潘金蓮誘騙到演武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