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人類正在同時以怎樣的速度奔向死亡

初雪已降下 可是對於美 對於彼此

對於激情真正的誘因還是一無所知

在每一盞燈下細細寫成的詩篇

到底是不是每一顆心裡真正想要尋找的

想要讓這世界知道並且相信的語言

要深深地相信啊 不然

還能有些什麼意義 初雪已降下

當謊騙已經習慣於自身優雅細緻的形態

當生活已經變成了一處精心設計的舞臺

我要怎樣才能在眾人之前

向你舉杯而不顯突兀

要怎樣才能堅持自己的信仰不是錯誤

這就是最後最溫柔的片段了嗎 當想及

人類正在同時以怎樣的速度奔向死亡

可是 黎明從來沒有真正甦醒

當黑夜從來沒有真正來臨

這身後走過的荒漠是太遼闊與沉默了吧

為什麼即使已經是結伴同行

每一個人依然不肯說出自己真正的姓名

從此去橫渡那深不可測的海洋

翻覆將是必然的下場

舟子無法想像的島嶼要如何去測定方位

我只聽說越過崇高巨浪的顫慄是分狂喜

聽說 登上絕美的彼岸只有屏息

霧起與月出時的孤獨之感從未能言傳

而無論我怎樣努力 也永遠不能

在海風裡向你精確地說出我的原意

〃啊!給我們語言到底是為了

禁錮還是為了釋放?〃

這就是最後最溫柔的辰光了嗎 當想及

人類正在同時以怎樣的速度奔向死亡

波濤不斷向我湧來

我是螻蟻決心要橫過這汪洋的海

最初雖是你誘使我酩酊誘使我瘋狂

讓尼采作證

最後是我微笑著含淚

沒頂於

去探訪

你的路上

——一九八八·二·廿四

反省與回顧

席慕蓉

從人類開始群居以來,就出現了一種權威的引導。有時候是為了群體的福祉,有時候卻只是為了便於管理,無論出發點是善意還是惡意的,最後總是要以完全消除了個人的自我意識為終結。

為了要群眾接受訓練,並且深信不移,因此,這種價值導向必須出現在一切事物上,當然也包括了文學,包括了詩。

於是,幾千年來,把高亢的、陽性的、關於國族、關於群體的作品,都定位在最高點,並且以此來評斷詩人和選擇詩人。這種引導,在中國的控制階層裡做得最為成功,竟然變成了歷代文人的傳統思想和標準。

在太平歲月,這樣的標準並沒有人在意,也沒有人反對。但是,在長年征戰的時代裡,因為戰爭、因為混亂、因為群體和個人的創傷所導致的痛苦與不安,終於讓信仰崩潰,價值幻滅,讓群眾在傷痛與懷疑之中,有了重新反省的機會,個人的自我意識因此而得以重新出現。

這種反省,有時候是自覺的,有時候卻是不自覺的。而兩千年前,東漢末年一群流離傷亂的中國人,卻都把它們寫進《古詩十九首》裡面去了。

少年之時,初讀《古詩十九首》,真是心靈震動。那時候太年輕,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只覺得有許多首彷彿都早已相識,彷彿等待已久的就是這些感覺,這些詩句。

其實那就是在僵硬的國文課本之外,少年的我,第一次接觸到人性深處的呼喚。

從此,詩,成為我與外在世界抗衡的一種力量。

不過,真正開始持續不斷地寫詩,是在離家到歐洲讀書之後。布魯塞爾四季分明,一個人行走在霏霏雨雪或者依依楊柳之間,感覺到古詩裡的字句和兩千年之後的此刻並沒有什麼差別,感覺到時光其實就在身邊和心中匆匆轉換,不禁想要提筆去捕捉一些什麼。

二十多年了,這樣的心情時隱時現。在混亂與瑣碎的日常生活裡,我常常會渴望有個安靜的夜晚,好能攤開稿紙,離開一切世俗的標準,用靜觀的角度來測量距離,看那隱藏在變幻與流動之後的時光不變的面容,看漫長歲月中的踟躕與猶疑如何遊走在短短的字裡行間,最後一一顯現。

在這樣的時刻裡,所有的感覺都變得非常安靜與透明,我終於得以與自己共處,一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