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遠”艦護送額綾回牡丹社,順便帶了200條法式“鼻菸盒”步槍和10000發子彈送給牡丹社首領也就是自己的排灣族岳父阿祿古作為禮物。這些禮物表面上看,是為了給額綾撐面子,讓她風風光光的回鄉省親,但實際上,卻是為了加強牡丹社的力量,使他們在面對日軍的入侵時,有足夠的抵抗能力!
在原來的歷史上,日軍進攻牡丹社及其它各路番社時,曾遭到番民的英勇抵抗,多有死傷,只是因為番民武器裝備簡陋,在日軍強大火力的不斷攻擊下,最終落敗。
而這一次,林義哲以各種方式(貿易、贈送以及以金絲楠木交換)向番民部落輸入了差不多3000多枝步槍和近10萬發子彈,極大的加強了番民的武備。
林義哲送給番民部落的步槍,並不是船政水師目前大量裝備的法式“夏賽波”步槍(林義哲考慮到這種步槍需要專門的橡膠密封環,對番民來說比較難伺候),而是法軍曾大量裝備的“鼻菸盒”步槍。
除了美國的南北戰爭,戰爭中使用武器種類最多的當屬發生1870年至1871年的普法戰爭了,其中法軍使用的鼻菸盒步槍可謂是世界上曾經為步兵裝備的最大口徑的後裝槍了。
普法戰爭之前,法國從美國購買了一批南北戰爭戰後剩餘的步槍、卡賓槍和手槍,另外,還從其他鄰國,例如比利時和英國購買了一部分武器,從而使法國軍隊一度同時配裝各種各樣的武器,從老式的前裝槍,到美國的“斯潘塞”步槍、“斯普林菲爾德”步槍、“夏普斯”步槍、“雷明頓”步槍、“溫徹斯特”步槍、“梅納德”步槍、“史密斯”卡賓槍以及英國的“恩菲爾德”步槍、“施耐德”步槍等等,可謂應有盡有。但法軍中使用數量最大的步槍是“夏賽波”後裝步槍,其次就是當時普魯士軍隊使用的“德萊塞”步槍的改進產品,同樣使用定裝槍彈。
普法戰爭開始後不久,法國方面就已經意識到夏賽波步槍的生產數量遠遠不足,需要尋求其他武器以作為補充。由於軍隊預算有限,加之時間緊迫,法國軍方認為採取一些措施將前裝槍改造為後裝槍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辦法。在這方面美國和英國都早已有所嘗試,其中美國方面曾改造過“阿林”活門式步槍,而英國方面改造的則是“施耐德”步槍。基於上述想法,法軍將一些老式前裝槍改造為後裝槍,由於改造後的槍採用的翻轉式槍機的開啟方式類似當時法國上流社會使用的鼻菸盒,因此改造後的後裝槍也被稱為“鼻菸盒”步槍。
鼻菸盒步槍主要改造自兩種武器,其中大部分由法國當時的火槍改造而成,還有一部分是由M1859輕騎兵卡賓槍改造而成。被改造為鼻菸盒步槍的火槍主要是法國當時的0。69英寸口徑火槍,其中既有標準的步兵型火槍,也有騎兵用火槍。這些火槍的擊錘均位於槍身一側,且放置火帽的位置位於槍管尾端上方,因此改造時將槍管尾端部分作槍機結構使用,並將放置火帽的位置改為擊針孔。經過這番改動,採用槍機側擺最為簡單易行,因此改造的後裝槍採用了槍機側擺式結構。另外,由於所改造的武器最初採用0。69英寸口徑,並且彈膛的可用空間比較有限,因此改造而成的鼻菸盒步槍所配備的槍彈外形短而粗,採用卷制的黃銅彈殼,彈殼底座可分離,彈頭質量36克,裝填4。5克的黑火藥。
鼻菸盒步槍的操作使用非常簡單,使用時首先稍向後扳動擊錘,使擊錘呈半待擊狀態,然後向側面旋轉槍機使彈膛開啟,裝入一發槍彈後閉合槍機,接著再向後扳動擊錘使擊錘全待擊,即可進行射擊。由於是由前裝槍改造而成的,因此該槍並不能自動拋殼,需開啟槍機並將其向後拉才可抽出空彈殼。
儘管鼻菸盒步槍使用起來比較可靠,而且堅固耐用,在64米距離進行射擊時,散佈精度較好,但畢竟是一種經過改裝的武器,其效能與夏賽波步槍以及其他一些進口後裝步槍不能相提並論,因此該槍改裝完成後大多並沒有配發給法軍正規一線部隊使用,而是配發給非正規部隊以及後備部隊使用。
隨著普法戰爭的結束,大量鼻菸盒步槍進入庫存,後被作為剩餘物資銷往民用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被銷往中國。因為和法國在造船工業方面的合作,法國商人曾藉機向福建地方當局大力推銷這種槍,福建方面購買了4000餘枝。後來在林義哲的促成下,船政水師和福建地方守軍開始換裝新式的夏賽波步槍,這些槍除去使用損耗外,約有3000餘枝被回收入庫,後被林義哲拿來武裝臺灣番民。
這些用舊槍改造後的後裝步槍比起現在船政水師裝備的夏賽波步槍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