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裡的山路。
這事很好的說明了我們的補給是何等的困難,要是打持久戰,肯定會被拖垮。
是以,不如狠狠教訓一下印度阿三,然後快速脫離,要印度阿三想報仇都沒有機會。
當然,若是現在再有這樣一場戰爭,我們打下來不必走了,要耗就耗下去,因為我們的後勤已經大為改善了。
征服印度阿三,從印度阿三那裡籌集駐守吐蕃大軍的糧草,這絕對是非常高明的策略。
“那就好,那就好。僅此一點,我們就該滅了天竺。”眾將大為贊成。
“第三個好處,就是天竺不僅可以為駐守吐蕃的大軍籌集糧草,還可以為駐守西域的大軍籌集糧草。”張說又丟擲一個好處。
“當真?”眾將有些難以置信。
西域遼闊,卻是人口稀少,屬於不毛之地,要想在西域籌集糧草,跟在吐蕃籌集糧草一般困難,幾乎是不可能。西域駐軍的糧草,幾乎都是從內地運過去的,這既讓唐朝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又讓唐朝在西域無法派駐大量的軍隊。
放棄西域,那更不可能,因為西域是很好的前進基地。
中國的地理位置已經決定了中國在東南北三個方向不可能有大的作為,因為東方和南面是海,北方是苦寒的大漠,都不可能有太大的發展餘地。
而西方就不同了,西方有著廣闊的土地,還有不少富饒之地,比如撒馬爾罕、中東地區,向西發展就成了必然的戰略。
要想向西發展,就需要西域這個戰略通道。
這就是我們祖先明知道西域苦寒,卻是苦心經營西域的重要原因。
唐朝在西域的經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差一點打進中東了。
限制歷朝歷代在西域的發展,就是糧草問題。
從內地運糧去西域,要經過荒漠、戈壁這些無人區,困難太大。
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屍骨之路”,是用人、馬、駱駝的屍骨開拓出來的,由此可見,要從內地運糧去西域會是多麼的困難。
高仙芝在恆羅斯戰敗,就在於他的兵力不足。他手中真正的精銳,只有兩萬左右的唐軍。雖然唐軍佔了上風,壓著阿拉伯帝國軍隊打了五天五夜,卻是因為他手中的兵力太少,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最終給了阿拉伯帝國策反葛邏祿部的機會。
若是高仙芝手中的兵力足夠,完全可以一舉擊潰阿拉伯帝國,攻入中東。
在如此重要的戰役上,高仙芝竟然因為兵力不足而戰敗,原因就在於西域的糧草難以籌集,唐朝不可能派出大量的軍隊過去。
若是從天竺那裡解決了糧草問題,唐朝完全可以派出大量的軍隊進入西域,西域的實力就會暴漲,就可以大打出手,那麼,在西域取得的成就就更大了。
“三藏法師天竺取佛經,不從吐蕃進入天竺,而是從西域進入天竺,就在於那裡的道路非常好走。”張說舉出了例項。
唐三藏去天竺取佛經,那是唐太宗年間的事兒,那是唐朝歷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事兒流傳甚廣,唐人都知道的事兒。
“對!對!對!”眾將恍然。
“照這樣說,我們可以在西域派駐大量的軍隊,不用再象過去那般縮手縮腳了?”緊接著,眾將又是大喜。
“沒錯。”李隆基肯定一句。
“太好了。”因為糧草難以解決,唐朝在西域的兵力有限,總是縮手縮腳,不能大打。若是解決了這一問題,就可以大幹一場了,誰能不喜歡?
“只要糧草問題解決了,大唐在西域就能派駐大量的軍隊,與大食的大戰,我們就能佔盡上風。”李隆基再道。
“呵呵。”唐朝與阿拉伯帝國必有一戰,只是早晚的差別而已。能有大量的軍隊出動,唐朝就能佔到上風,眾將齊聲暢笑。
“第四個好處,就是滅掉天竺後,我們從天竺出發,向西推進,就離大食更近了。”張說說出第四個好處。
征服一地,不僅僅在於經濟價值,還在於戰略價值。征服印度,不僅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還有巨大的戰略價值。唐朝完全可以把印度打造成戰略基地,從此出發,可以進入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
如此一來,唐朝就多了一個前進基地,離阿拉伯帝國更近一步了。
若是唐朝佔領了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不僅可以得到前進基地,還可以逼退阿拉伯帝國,使阿拉伯帝國無法得到前進基地,遠離西域。
“這好處還真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