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是劍修中的下等之法,乃是傳承古時遊俠兒所創。那時候元氣純淨不比現在這般混雜,靈氣十分充沛,一些天資聰穎的遊俠兒仿古修士們的御使仙劍、法寶之術,創造出的另類修煉方法。因無修道者地煉劍之法與上等材料。故而另闢蹊徑的以本身真元涵納金鐵之物於腹中,放之即為飛劍。可百步之外取人首級。
可以這麼說,古時的遊俠兒,應該算是最早的劍修一脈。雖然他們的修為至死都沒能達到仙人的層次,但其中高絕者,也有便是力抗化神期的修道高人也能不落下風的存在。比較有名的便是空空兒與精精兒等傳說中的劍俠。
而當年東華帝君化身呂純陽遊戲人間時,少年時剛好做了一段日子地遊俠兒,對古時那些劍丸之術頗感有趣,還曾自行摸索出了一脈高深秘法,於人間成就俠名。後呂洞賓得聖人嫡傳太清道法劍術,證道天仙。飛昇上界之前不捨這劍丸之術就此失傳。便取其之長,創出世間第一道純粹的劍修法門。是為天下劍仙之祖。
而可能是這位劍仙之祖早就預見了單純劍修的極限性,自己僅只是兼修了劍仙之術,還是以原本修煉的太清正宗玄門道法為主,不然日後修為恐怕就止於天仙了。
及至唐後,因為修煉迅速、戰鬥力高強,和對靈氣環境要求低等優勢,劍仙逐漸成為了天下修士的主流。往往正統修道煉氣士還未成進入先天,劍修弟子已經能耍幾手飛劍了,而等到正統修士終於進入煉精化氣階段,劍修弟子卻早已經能夠御劍飛行了。再加上天地元氣逐年衰減混濁,正統修士的修煉速度更是明顯比不上劍仙一脈,於是許多低階修士紛紛轉修劍元,聞名天下的蜀山劍派就是這時候建立崛起的。而後進入明清年間,更是劍俠氾濫,天下間除了正一符派與全真內丹派,這兩大地仙道派尚在世俗裡開枝散葉外,其他以崑崙、上清為首的傳統修道宗門盡數封山隱修起來,使得蜀山劍派於人間一家獨大,為當時正道翹楚。
可惜那時的劍修們已經不能算作純粹地劍修了,他們大多是內裡修煉更為容易的,由地仙元嬰昇仙法門衍化來的天地人三元丹法,或是五行煉氣法訣,來以此駕馭飛劍,大多隻將飛劍作為攻擊手段與代步工具,幾乎沒有人再去修煉本命劍元這種屬性極端且過程痛苦的劍修法訣了!
所以江元峰作了與劍仙之祖純陽子呂洞賓同一選擇,以玄門天仙正宗道法為主,兼修劍仙之道,做到實力與修為地兼顧,實乃明智之舉。
御劍飛行,以江元峰當前的修為,只能夠初步的催動劍氣,周身籠罩在一片青藍劍光中,帶動自己飛行。距離下一階段的飛劍化虹還有一段距離,更不要說化神期才能做到的寄託元神了。不過僅僅以此,日行數百里還是可以的。
在磨練御劍之術的同時,近身擊劍之技江元峰也沒有落下。況且用心練劍舞劍,還可促使人與劍的交流,達到一定地程度之後,就能使二者進入一個精氣一體、心神合一地玄妙境界,更有助於他對青瀾紫淵雙劍的掌握。一般劍法,此前學武地時候就有所涉獵,如今江元峰不論見識還是修為都已是非昔日可比,從新再撿起來熟悉一下,配合《渾元劍經》中上乘劍法口訣,稱其進步一日千里也不為過。
夫劍貴乘機以進,無隙則退。故奇正明,劍法成;精神全,神力猛。古語之“一聲嚇斷長江水”,乃威神並作也。既能如此,何患對敵難勝?非內外打成一片,難以飛而出快,妙而顯神。非真陰陽生,不能召天地之精氣神,歸入身心。惟氣結於根,久戰如未戰也。至於生威之道,在於存神。神能常存,久自生威。存神以固精為本。
劍法的精髓不在招式,而是在於上面所說的精、神二字之上,合在一起也可以解釋為人們所說的勢。天下萬般技藝都有一個勢,一旦達到了勢的境界,就可以隨時隨地的發動自己的勢,在勢能到達的範圍內,就好像你的私人領域一般,進入你領域的對手將承受你所賦予的各種壓力,沒有掌握這種勢的敵人,根本就無從與之抗衡!劍作為兵中王者,其勢更適合用來禦敵殺人。距飛劍練成之後,已是過了百天,又耗了費十數日時間來磨練劍技。時至四月下旬,一切安排妥當的江元峰才準備好了要動身。星海那邊雖還未傳來動靜,但天時人事日相催,距離倭國一方展開行動,已是不餘多少時間了。
奈何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快!就在江元峰可以熟練御使青瀾紫淵一雙飛劍,準備動身趕往倭國一行之時,卻得到一個令江家上下全體成員都變得喜氣洋洋的好訊息。因為他們江家最小的女兒,小妹江萱馬上就要回國了。
屈指算來,他們江家的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