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
但趙青山怎麼都沒想到,自己才剛剛落地。邊上就立刻迎上來一個看年紀同樣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道士,臉上還掛著和煦的微笑之色,朝著他稽首道:“貧道龍宿山青雲觀正一殿駐凌霄寶殿弟子濟同在此有禮了!敢問這位道兄從何而來,又往何去啊?”
自打龍宿山青雲觀崛起以來,別說是往來龍宿山的那些陽世妖仙,就連神仙都會經常在龍宿山上慷慨的露面,這種飛行而來的景象。對於龍宿山青雲觀內的道士們來說,這早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雖然說此時此刻迎上來跟趙青山打招呼的年輕道士身上並沒有任何法力的波動,道行就算有。估計也是似是而非的那種半吊子。
但是俗話說的好,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平常時候招待那些能騰雲駕霧的妖仙真修早已習慣甚至是麻木,見了趙青山自然也就一視同仁了。
而且在如今的龍宿山上。這些道行不高,甚至等於沒有道行的年輕道士們,為了能夠更好的區分那些抵達龍宿山青雲觀拜訪的各路真修,在長達幾年的時間裡,他們總結出了一些非常有用的經驗。
比如說,兩個同樣會飛的道士出現在龍宿山上,一個是八九十歲的老道士,且鶴髮童顏,另一個卻是三四十歲的中年道士,頭髮烏黑且紅光滿面。
那麼,在這兩個道士當中,究竟哪一個才是真正的道士,哪一個又是妖仙所化的假道士呢?在這些年輕道士總結出來的經驗當中,如果是出現了這種情況。首先要看的就是道士的年齡,其次再看對方的臉色,最後才是觀察對方的站姿,以及一些非常細節化的小動作。
但凡是道家真修,能夠將道行修煉到足以支撐自己飛起來程度的,絕大多數年紀都在八十歲以上。就算駐顏有術,但畢竟只是凡人身軀,因此從對方的容貌長相上,就能輕而易舉地分辨出來。
而那些由動物開啟靈智後修煉而成的陽間妖仙,也確實有不少妖仙會選擇穿上道袍以掩飾自己的妖仙身份,但在眉宇之間,卻能輕易地辨認出來。
道家真修講究清靜無為,眉宇間總會有一種寧靜祥和的氣質,令人一看就有種‘對方是道家真仙’的第一反應,與妖仙們身上那種無法掩蓋的氣質,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東西。
另外,分辨一個能飛的真修究竟是人是妖,除了這些明顯的區別之外,還有一些對方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小細節,也是作為參照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開始,這名自稱叫做濟同的年輕道士,一見趙青山騰空而來,又是如此的年輕,第一反應就是趙青山不是人,而是個修煉有成的陽間妖仙。
但是在稽首施禮之後,再抬頭仔細一看,濟同就有些傻眼了,因為趙青山正對著他露出微笑之色,那種無形間就能感染到別人的祥和氣息,根本就不是那些陽間妖仙所能具備的東西!
可是……趙青山實在是太年輕了,一眼看過去也就頂多二十六七歲的模樣,這種年紀的道家真修就有了騰雲駕霧的本事?這根本不符合濟同對於人、妖區分標準的認知,趙青山已經超出了這個範圍!
年輕的有些過分的,陌生面孔的道家真修,身上沒有留下任何可以供人辨明身份的標示,也沒有神仙們出現時那種炫燦的奇觀,也沒有哪怕一件可以讓人眼前一亮的寶物在身上……
濟同不由自主地多看了趙青山兩眼,大腦顯得有些遲鈍,對方究竟是人是妖?來到龍宿山青雲觀又是所為何事?
心裡頭堆滿了問號,濟同見趙青山只是微笑著看著自己,也沒有答話的意思,他愣了愣後便接著稽首道:“貧道龍宿山青雲觀正一殿駐凌霄寶殿弟子濟同在此有禮了!這位道兄看起來有些面生,敢問這位道兄這是從何而來,又往何去啊?不知來我青雲觀是為了……”
“再過幾日,不就是舉辦法會的時候了麼?”見濟同腦門上幾乎寫滿了問號,趙青山心中不免有些好笑,這年輕道士有些憨憨的,見了自己居然還敢上來說這樣的話,顯然是青雲觀內地位較低的四代,或五代弟子了。
興許是在濟同身上看到了一種青雲觀生命的延續,一種道教氣運的傳承,趙青山難得心情不錯地說道:“我自然是來參加法會的。”
“哦哦哦……無量天尊,原來道友是來參加我觀法會的貴客。”得到趙青山比較明確的回答,濟同臉上就露出了恍然之色,趕忙稽首道:“之前多有冒犯,還望這位前輩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趙青山雖然看起來只有二十六七歲,但就算只有二十六七歲,也要比今年才二十三歲的濟同要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