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部分

美國。

1915—1916年,擔任格里菲斯《黨同伐異》一片的助理導演。1917年擔任格里菲斯導演的《廢墟之花》的主角。1918年:導演第一部影片《盲目的丈夫》。1919年:《魔鬼的萬能鑰匙》。1921年:《愚蠢的妻子》(編劇:斯特勞亨,攝影:B.雷諾爾茲,主要演員:斯特勞亨,M.喬治,M.布許,G.克利斯疆柯,D.弗拉,M.波羅)。1922年:《旋轉木馬》(該片由R.約裡安最後完成)。1923年:《貪婪》(根據弗蘭克·諾利斯的小說改編,攝影:B.雷諾爾茲,剪輯:J.諾利斯,主要演員:G.古蘭德,Z.璧茨,J.赫舒爾特)。1925年:《風流寡婦》(主要演員:J.基爾倍特,R.達賽,M.茂萊,T.馬夏爾)。1927年:《婚禮進行曲》(編劇:斯特勞亨,攝影:B.雷諾爾茲與H.摩阿,主要演員:斯特勞亨,M.喬治,F.雷伊,Z.璧茨,M.貝茲)。1928年:《女王凱萊》(葛勞麗亞·史璜遜主演)。

普萊斯東·史都爾奇斯

(PrestonSturges,美國)

1898年8月29日生於芝加哥,1959年8月6日卒於紐約。導演影片。1940年:《偉大的麥金迪》,《七月的聖誕節》。1941年:《夏娃夫人》,《沙利文遊記》。1942年:《棕櫚海濱的故事》。1944年:《向勝利的英雄歡呼》。1945年:《摩根灣的奇蹟》。1949年:《美麗的金髮女郎》。1950年:《瘋狂的星期三》。1955年(在法國):《湯普遜少校的記事本》。1955年(在英居):《鳥與蜂》。1958年:《來自芝加哥的紳士》。阿爾納·蘇克斯多夫(ArneSucksdorff,瑞典,紀錄片導演)1917年2月3日生於斯德哥爾摩。

先拍攝短片。1940年:《奧古斯特狂想曲》。1941年:《夏天的故事》。1944年:《海鷗》。1947年:《城市的節奏》。1948年:《被分割的世界》。1950年:《風與河流》。後拍攝長片。1953年:《大冒險》。1958年(在印度):《弓與笛》。1960年:《樹裡的男孩子》。1965年(在巴西):《在柯珀卡巴納我的家裡》。

雅克·塔蒂

(JacquesTati,法國)

原名為雅克·塔蒂謝夫,1908年10月8日生於塞納—瓦茲省的倍克。先在他父親的工廠裡工作,當鑲框工人,1931年進音樂廳工作,開始在他自己編劇的短喜劇片中擔任主角。

1932年:《網球冠軍獎》(塔蒂導演)。1934年:《有人想要一頭牲畜》(C.巴爾羅阿導演)。1935年:《愉快的星期天》(J.貝爾導演)。1936年:《注意你的左側》(雷內·克雷芒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回到大地》。1946年:《郵差學校》。1949年:《節日》(攝影:J.梅爾康東,主要演員:G.德貢布勒,P.法蘭克爾等人以及聖·塞韋爾市的居民)。1952年:《於洛先生的假日》(攝影:J.姆塞爾與雅克·梅爾康東,作曲:A.羅芒,主要演員:N.巴斯科,L.貝洛爾,M.羅拉)。1958年:《我的舅舅》(編劇:塔蒂,J.拉格朗吉,J.洛特,攝影:J.布林關,作曲:A.羅芒與F.巴塞利民,主要演員:J.塔蒂,J.P.左拉,A.塞爾旺蒂,A.貝庫爾)。1967年:

《遊戲時間》。1971年:《交通》。

M.齊阿烏列裡

(M.R.rTIQLFET,蘇聯)

1894年生於第比利斯,曾做過裝配工、演員、雕刻家,比列斯基阿明的助理導演。

1927年導演第一部影片《最後的時刻》。1928年:《小號角》,《斯捷赫尼夫》(與吉甘合作)。1931年:《哈巴爾達》。1934年:《最後的化裝舞會》。1937年:《阿爾申》。1938年:《偉大的曙光》。1942—1943年:《格奧爾基·薩阿卡捷》。1946年:《宣誓》(編劇:巴甫連科,攝影:科斯瑪托夫,主要演員:蓋洛瓦尼、巴甫洛夫、江曾多娃等)。1949年:《攻克柏林》(編劇:巴甫連科,攝影:科斯瑪托夫,作曲:肖斯塔科維奇,主要演員:蓋洛瓦尼、B.安德烈也夫、斯達尼岑、薩維裡耶夫、諾沃科娃、科瓦列娃等)。1952年:《難忘的一九一九》。1958年:《奧泰爾的寡婦》。

格里哥利·丘赫萊依

(C.r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