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豐州,我們不少職工都是半邊戶,家屬都在全省乃至全國各地農村裡,他們希望能夠解決家屬戶口,遷到豐州成為城市戶口,這又怎麼辦?”
歐振太第一次認真的來考慮這個問題了。
北方機械廠四千多職工,加上離退休的有接近五千人,家屬在農村的至少佔到一小半,尤其是這些職工的子女讀書和就業問題,也一直是個老大難,歷年來廠裡花費了不少心思和精力,也解決了一部分。
比如採取招工、頂替和輪換工的方式,但是這也只能解決部分職工子女的戶口問題,總體來說也是杯水車薪,如果豐州方面能夠在這方面開口子,那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利好訊息,即便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決這些遺留問題,但是能分成幾年來逐漸解決,那也能為廠裡松一口大氣,這些職工也會感念廠裡一輩子。
“這個問題也是我想和歐書記談到的。豐州獲得這個特別政策不容易,夏書記不知道跑了多少次省裡,找省裡主要領導彙報,而且豐州情況也比較特殊,傳統農業地區,城市經濟薄弱,財政稅源嚴重不足,又新成立了地區,加上趕上今年小平同志南巡精神傳達下來,鼓勵各地勇於嘗試,昌江省委省府才把這個試點放在了豐州,對於給豐州城市發展和稅源增收帶來幫助的企業,我想豐州地委行署肯定會以各種方式來支援和回報,這應該不是問題。”
陸為民的回答相當原則而不乏靈活,而且也很明確表明了豐州地委行署的態度,就是要以各種優惠政策來吸引北方機械廠來豐州落戶,而戶籍農轉非僅僅是一條。
“哦?陸秘書,看樣子你們豐州還有其他政策來歡迎到豐州落戶發展的企業嘍?”歐振太心也沉靜下來,半開玩笑的調侃:“我倒是真期待你們更多的政策,也許我們北方機械廠就真的會被你們的政策所吸引呢?”
“什麼政策也就是一個錦上添花的事情,關鍵在於你們北方機械廠是不是適合落戶豐州,決定因素在於你們自身,歐書記,我覺得豐州絕對是你們落戶的好地方,豐州的發展前景將會在今後幾年裡全面展現出來,如果你們不選擇豐州,到時候絕對會為自己的決定而後悔終生。”陸為民氣勢如虹,言語鏗鏘:“待會兒我可以帶您走一走,看一看,您雖然來了咱們豐州次數不少,但是估摸著也沒有能真正瞭解我們豐州的城市發展前景,也不瞭解我們豐州日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導向,我雖然在地委辦裡只是一個工作人員,但也算是能略窺咱們地區今後幾年的一些基本框架,另外也想就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再和歐書記探討探討,怎麼樣?”
歐振太一邊微笑一邊暗歎這位陸秘書還真是有點子鍥而不捨的勁頭,今兒個第二次見面,就能拿出一副不拿下這一局誓不罷休的架勢,但是話又說回來,對方提出的那幾條的確是之前豐州方面沒有提出來的,看樣子應該是近一兩個月豐州方面的新動作。
而且接觸這麼久,對方人雖然年輕,但是說話很有條理,句句都能說到點子上,也不像有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滿嘴放炮,一點也不切合實際,至少眼前這個人說話態度和內容都能靠譜兒,不是信口胡謅,整個話題也都比較符合現實情況,也沒有刻意諱言他們豐州的不足,倒是這種態度反而讓歐振太心裡比較放心。
聽說夏力行現在在京裡中央黨校學習,外界傳言他很有可能要在學習回來之後就要高升到省委或者省政府裡去任職,現在看起來此言不虛,弄不好夏力行就希望在他離開豐州之前能夠在做成一件像模像樣的事情,所以才會這樣不遺餘力想要把北方廠和長風廠引到豐州落戶,大概以此來作為他自己在豐州擔任一任地委書記的政績吧。
“呵呵,陸秘書是不是太熱情了?我們一行還有好幾個,……”歐振太略有些為難。
“沒事兒,歐書記您去和他們打個招呼,要不大家一塊兒去,我馬上去請示安秘書長,請他安排一輛中巴車,就讓我來當領導,替北方廠的幾位領導和客人來介紹一下我們豐州的情況和發展趨勢,就算是北方機械廠真看不上我們豐州,那也沒關係,生意不成仁義在,日後也要一樣歡迎到我們豐州來。”陸為民笑吟吟的道:“歐總也一塊兒,就當我再來為歐總來做一次招商引資的介紹,怎麼樣?”
見陸為民這樣熱心積極,歐振太覺得自己若是嚴詞峻拒反而有些說不過去,反正只是去看一看,任憑他說得天花亂墜,廠裡幾個人也不是沒見過世面的角色,難道還能就聽他一面之詞就信以為真了,倒是他今天說的那幾個具體的政策的確有些意思,還得回去好好和幾位廠領導商量一下,尤其是戶籍農轉非和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