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並不知道具體為何。聽到李賢的描述,古月玉華驚訝之餘,忍不住有幾分激動,“賢王,我願意承擔這份責任。
但是,我想向賢王推薦一個人,我想肖玉泉師兄已經和賢王簡單說過這個人。
他叫‘吾不孤’,算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第一個老師。是他教會了我修行、煉丹。後來我才進入邙山修真道場的。
吾不孤,不是他本來的名字,他本來的名字叫什麼,我不知道。”
“好奇怪的名字。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李賢很好奇。
古月玉華眼神充滿了崇拜:“吾不孤,是吾道不孤。老師年幼時,也曾遭逢死關,先寫病死,被路過的好心的郎中所救。但郎中只是普通人,一生修為也沒有達到築基期,最後老病而死。
因為有這樣的遭遇,老師曾在師祖墳前發誓,‘欲使幼者無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並一邊行醫、一邊訪問名醫求學問道。”
李賢聽了,肅然起敬,“敢問老師何在?李賢願意用商王國的財富,支援老師的宏願。”
“真的?”古月玉華用明亮的眼睛看著李賢,“賢王,你知道,想要實現這個宏願,有多艱難嗎?老師行醫幾百年,雖然救人無數,弟子們人很多,卻依舊杯水車薪,只恨勢單力孤。
老師也曾遊說一些強國、大國,但只有少許幾個國家嘗試過,而後各國紛紛放棄老師的主張,甚至還將老師驅逐出境,並宣佈老師為罪人、永不歡迎。
也有幾個國家,老師卻主動離開,並得罪了全國上下無數權貴。
賢王可知為何?”
李賢要求,“請賜教。”
為了這個人才,李賢也是做足了姿態。
古月玉華微微嘆息,“老師主動離開的,是因為這些國家只看重老師的醫術,他們想要老師專門為皇家、貴族、領導階層服務。
而那些驅逐老師的,也是因為老師提出了重視民生的主張,甚至為此不斷上書直言,並在民間公開傳授醫學知識,而被統治者所厭惡。
甚至……甚至……甚至我很多師兄都因此而被殺。”
古月玉華聲音有些哽咽。其實這是在對李賢進行試探,看看李賢是否需要、願意接受這樣一位醫者!
李賢心中嘆息。坐在賢王的位置上,李賢太明白了,任何帝王對於威脅自己統治的事情,都是零容忍。
李賢自付,如果現在有某種存在威脅到了自己的統治,自己也一定是先下手滅殺了,之後才會討論善惡問題。這是權力的本質。
對百姓來說,善惡是第一位的,權利才是第二位的。
但對統治者來說,卻恰恰相反。
但現實卻總是無奈,百姓總是處於弱勢地位;統治者掌握了權利,再用權利做標尺來衡量道德。所以,在無道的國家環境下,任何想要為百姓出頭的人,都會遭遇慘敗。
這不是邪惡戰勝了正義,而是權利戰勝了不理智的進步。
但對於這樣的一位醫者,李賢卻打心裡佩服、敬重。最重要的是,商王國的發展理念、國策、以及眼下和未來,恰恰需要這樣的一個人才、一個醫者。
這些想法只是在李賢腦海中轉了一圈,李賢立即就有了決斷,“請問老師何在,李賢親自去邀請。”
親自去邀請?
聽到李賢如此說,古月玉華勐然抬頭,看著李賢的眼神充滿驚異。
李賢微笑的回應,用最真誠的目光看著古月玉華。
在聽說那所謂的“吾不孤”遭受如此多挫折之後,李賢就明白,想要請動這樣一個人才,自己必須親自、當面、鄭重的邀請才行,否則很難成功。
將心比心,如果自己遭受了如此多的不幸,肯定會對所謂的國家統治者失去信心。
古月玉華看李賢眼神真誠,想了想,終於做出了決定。(未完待續。。)
第六零三章 危機
在瀛洲中部、偏西的位置,魔道、邪道比較昌盛。這裡,與瀛洲嶺南地帶遙相唿應、地域廣闊。距離商王國有十五六萬裡之遠。
而在這片區域的北方,有一個由邪教控制的國家集團三個國家環繞。
這三個國家分別是:九方(國)、戎方(國)、塗山(國)。而在三個國家中央的‘積石山’上,卻是一個古老的、邪道大本營遺蹟。
三個國家相互競爭、卻又相互扶持,以高達數千丈、佔地數百里的積石山為中心,共同統治了方圓萬里的廣大地域,而且是水草豐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