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4部分

淶木啦��

鐵人和載具之間,往往都是長期接觸,會把自己的生物磁場殘留在載具之上。

而載具必然會是一種具有大型動力工作的機器,這樣可以產生穩定的機械場,與生物磁場互相糾纏。譬如一臺電腦,因為動力太弱,即便輻射很大,但依然難以產生穩定的機械場,糾纏生物磁場。

所以,基本上沒有見到過有鐵人的載具會是一臺電腦,或者一臺手機。

相反,具備發動機的汽車,能夠產生穩定的機械場,加上常年與人體接觸,易於產生磁場糾纏。遇到活性輻射之後,是成為載具最多的機械裝置,而且原始金屬部分,往往都是發動機及其周圍金屬框架。

“南主任,按照你的說法,那麼大型機械裝置更容易成為載具,像是遼寧號?”生物磁場讓沈聰覺得有道理,但是他並未見過什麼大型裝置成為載具。

南國華解釋說:“這就涉及到平衡了,正如手機不能成為載具,但是人的磁場如果太弱,對於大型裝置來說,一樣沒有建立穩定糾纏的可能性。戰區最大的一個載具,就是鮑文輝的載具,原本是一輛大型自卸車,後來改裝成了領導專車。”

頓了頓,南國華又道:“當然,也不是絕對的,我們現在對這方面的研究還是太少,知道的太少,也許遼寧號那麼多人,就變成哪位戰士的載具了……我希望是這樣。”(未完待續。)

第308章 不是進化是汙染(一千八百月票加更)

遼寧號是否變成載具,難以確定,從實驗室研究的理論來判斷,這種可能性很微弱。

而且沈聰覺得,陸地的金獸都這麼恐怖了,如果是海里的金獸,廣闊無邊的海洋,又會誕生多少恐怖的金獸。

遼寧號一旦被金屬鏽蝕,無法續航,面臨的危險,將是陸地上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設想了一下那種場面。

沈聰隨即將這個思緒甩出去,遼寧號是沉還是沒沉,跟他沒什麼關係:“自然類鐵具,又是怎麼形成的?”

“資料不足,難說。戰區發現的自然鐵具,一共只有十件左右。目前我們只有一個推測,那就是自然鐵具在與生物建立聯絡的時候,產生了未知的變故,可能是生物體死了,導致糾纏沒辦法完成。”

載具與鐵人的生物磁場糾纏,導致了生命一體化的誕生,但一方死亡,糾纏就不再完整,無法維持住活性,最終流失活性而死。

自然載具可能是在糾纏完成一半的時候,生物體死去,所以就會有“不活”的活性。

對於這個解釋,沈聰不認可:“我發現的自然類鐵具,並不是機械裝置。”

南國華主任推了推眼鏡:“戰區也有這種鐵具,就是一坨鐵疙瘩,說實話資訊太少,無法去論證什麼。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特殊的生物磁場導致,大自然裡太多奧秘我們無法解釋了。”

載具的問題,就此擱置,南國華無法為沈聰提供更多解釋。

時間分秒流失。

南國華是專家,沈聰是民科但是有一定的見識,因此暢聊得很投入。趙偉亮插不進來話,乾脆去和自己的鐵人司機,下象棋去了。

沈聰與南國華繼續秉燭夜談。

聊完了鐵人的載具,話題又來到了圖騰上面,南國華對於圖騰的構思非常讚歎,這裡面的科技含量其實並不高,只是一種共振現象的運用。

但是說起來簡單,結果卻意義非凡。

圖騰可以使得戰區的鐵人快速汲取活性,可以製作圖騰電機用以發電,這是改變時代的跨越。

而且圖騰發動機也成為東部戰區實驗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雙核的基礎上,東部戰區科研人員提出了三核的設想,就是兩個圖騰充當定子,衝到轉子的圖騰則嵌入定子之間。

這種設想已經經過驗證。

切實可行,並且可以提升兩倍的動力,當然對於定子的要求必須兩套圖騰是配套的,也就是說同一只金獸出產的四個對稱金核,才能作為定子使用。

至於四核、五核模型,暫時還無法協調,也就是說,現在最複雜的圖騰發動機就是三核。

“三核圖騰機,我怎麼就沒想到?果然我一個人的靈感還是太少。”

“我有六角龍的外腮一套,正好是一套三核圖騰機,看來要花心思請戰區的設計師,為我的大金剛設計新的動力系統……儘快提上日程。”

沒有充足動力的大金剛,無法發揮戰鬥力。

三核圖騰發動機機,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