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而攻下了中都鳳陽的東部門戶,所有人都噤聲不語。眾所周知,臨淮距離中都鳳陽僅僅二十里距離,縱馬疾馳用半個時辰甚至可以跑一個來回,由此可見臨淮的重要性。只是官軍不自量力,即便可以戰勝了臨淮的賀錦,老回回麾下有賊兵十萬眾,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將他們淹死了……
不過營中賊兵們噤聲的原因卻是生怕因此而觸怒了大頭領賀一龍,在營中眾賊兵看來,自家頭領只要凡事涉及到官軍鎮虜侯便會脾氣古怪不通常理。其實,這也難怪,當初賀一龍屢屢叫囂全殲鎮虜侯所部官軍,甚至幾次主動施計攻擊,最終均功敗垂成不說,還在人家手裡吃了大虧,五千老營兄弟竟死的只剩下了百十人。是以這等讓他打臉的事,還是少提為妙!
就在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時候,賀一龍竟在一次議事的中間,主動提及此事,甚至還帶著幾分事後諸葛亮的味道,說了幾句話:“老子早就送信給那本家兄弟,警告他輕視誰都可以,就不要輕視官軍的鎮虜侯,如今怎樣?還不是應了那句話!”
與會眾賊兵面面相覷,聽著大頭領的話裡怎麼好像有那麼幾分幸災樂禍的意思呢?
“既然已經知曉官軍下落,請大頭領早做決斷,為死去的兄弟報仇!小人願為大頭領前鋒!”
一名賊將忍不住主動請戰,其餘人等見有了領頭的也紛紛向賀一龍請戰。一時間群情激奮,大有立即舉兵拔營,一舉蕩平臨淮官軍的架勢。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