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遊拳法,甚至還能蹭幾掌降龍十八掌。
正想得入神,忽然一陣香氣撲鼻而來,賈裡玉駐足張望,發現自己來到一家饅頭鋪之前,那香氣正是從新出鍋的饅頭蒸籠裡傳出來的。
賈裡玉聞得腹中飢餓,盯著饅頭蒸籠看了一會,那饅頭鋪老闆忙揮手斥道:“臭要飯的看什麼看,快走開。”
賈裡玉肚裡覺得飢餓,心中覺得新鮮,客客氣氣地說道:“老闆你誤會了,我不是要跟你討饅頭,我是要與你做工來換饅頭。”
那饅頭鋪老闆滿臉嫌棄,怒道:“你個臭要飯的快快走開,誰要僱你做工,耽誤我賣饅頭,別怪我動粗。”
賈裡玉道:“如果你硬要喊我要飯的,請不要在前面加個’臭’字,其實我乃是丐幫弟子。”
饅頭鋪老闆像看著傻瓜一樣地看著賈裡玉,然後叫道:“阿力、阿春!”話音甫落,兩個夥計走了過來,賈裡玉忙邊擺手邊走開:“誤會,誤會,純屬誤會,告辭。”
賈裡玉快步走開,聽到那個饅頭鋪老闆嘴裡還在罵罵咧咧:“一個臭要飯的,還丐幫弟子,當我是豬頭嗎,我精得跟猴似的……”
這就是賈裡玉和古代人第一次真人交流的全過程,雖然經過和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但是他心裡卻大感新鮮有趣,好像第一次用英文和老外對話一般。
又走了一段距離,腹內已是咕咕作響,抗議聲大作,賈裡玉正想著要不要換一套衣服,改個造型,忽然迎面走來一個手持木棒的乞丐,那乞丐行色匆匆,和賈裡玉擦肩而過時,在他耳邊低聲說了一句:“李長老傳令,今日傍晚,黑松林相聚。”
賈裡玉轉頭看時,那乞丐已經走出十幾米遠,顯是身上有功夫的。
“黑松林?”賈裡玉回憶了一下劇情,實在沒有黑松林的印象,只隱約記得黃蓉倒吊黃河四鬼好像是在哪片樹林。
“還是先填飽肚子是正經。”賈裡玉東張西望,尋找吃飯的地方,這時恰好看到左面街道轉出來幾個書生,指指點點的議論著什麼,賈裡玉隱約聽到什麼“附庸風雅”、“貽笑大方”的話,一時好奇,就跟了上去。
幾個書生兜兜轉轉,離了街道,一路朝北而去,走了大約兩里路,一條大河橫斷了去路,河邊聚著一群文人,似乎在舉辦詩友會。
“風、月都已經滿了,雪、花還各差一首,諸位賢友切莫過於謙讓,有了好詩好句,盡情施展,可別藏著掖著啊。”一位身材微胖的中年男子抱拳笑道。
“今日實在是才盡於此,這兩題就由老鄭你自己來補上吧。”另外一個頭戴東坡巾的儒生謙遜說道,其他人也是紛紛附和。
站在旁邊不遠處的賈裡玉看到這一幕,心知肚明這是其他人有意要捧那個老鄭,所以才故意推脫“才盡”,這麼說來,中國文壇的吹捧之風果然是由來已久。
“這兩題有什麼難的,我就可以寫。”正當眾文人互相推讓之際,一道不和諧的聲音忽然響起來,眾人循聲望去,看到不遠處站著一個身材瘦削的少年,那少年頭上歪戴著一頂破皮帽,臉上手上全是黑煤炭,正滿不在乎地看著幾位作詩的文人。
少年雖然一身黑不溜秋,但賈裡玉卻看得眼前一亮。
“哪來的小乞丐,如此大言不慚?”一位手持扇子的文人斥責道。
那少年道:“是不是大言不慚,總要寫過才知道。”
手持扇子的文人還要說話,老鄭擺手道:“易簡莫要動怒,所謂才子不問出身,讓他寫來就是。”
扇子文人微微拱手,斜眼看向那少年,道:“你既說自己能寫,上前來寫吧。”
那少年道:“我若寫出來,可有什麼好處,不然不是白給你們看好詩。”
易簡扇子一合,眉頭微皺,正要發作,老鄭接道:“倘若小兄弟寫出令我等心服口服的詩,我有五兩白銀相贈。”
那少年聽到“五兩白銀”搖頭地笑了笑,道:“五兩就五兩吧。”神情言語中頗不以為然,看得一眾文人直罵“無禮”,那少年也不理會他們,徑自走到桌前,伸出髒手拿起一支狼毫,揮筆寫道:桃花影裡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狂笑當歌自陶情,蘭花彈指紅顏老。
“好詩!”老鄭看到第二句就拊掌叫好,等少年寫完,又讚了一句:“好字!”
其他文人聞言,也紛紛湊上前去觀看,看到紙上那四行娟秀、精緻的桃花小楷,也忍不住暗暗喝彩。
“第一句落英神劍掌,第二句碧海潮生曲,第四句蘭花拂穴手,沒錯了,就是她!”看到這首詩的賈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