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又是從何而來?儘管皇帝對蕭家很是防備,然而他本心裡還是覺得皇后同蕭家是不敢這麼幹的。
一轉眼蕭紹離京已有半年,西南的局勢暫時穩住了,不過吐蕃陳兵邊境與大魏對峙,所以蕭紹在給她的信中說年前是回不來了。周寶珍看過信後幽幽的嘆了口氣,表哥同兒子都不在身邊,她確實覺得心裡有些空落。她著人給蕭紹準備東西送到軍中去,其中就有一小壇她親手釀的桂花釀。
入冬之後老國公的身子一直不大好,請太醫看過後說是情形不容樂觀,是以這段日子,周寶珍每隔上幾日就要往公府裡去看祖父。除了三老爺,老國公的幾個兒子都不在京中,周延清這個長孫更是日日在床前盡孝很是辛苦。眾人有薦大夫的找藥的總之是想盡了各種辦法,周寶珍原還擔心祖母的情緒,然而到了朱太夫人這個年紀早將生死之事看的頗為淡然,反過來還安慰他們這些當小輩的,凡是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進入冬天后西北日子太平了些,周景頤接到父親病重的訊息後立即上書皇帝請求回京,皇帝考慮到國公府的情形,得知老國公三個嫡子皆在京外,尤其是二老爺在外已經多年,於是便下旨將二老爺調回了京城,至於周景頤皇帝則只給了探親假準其回京探望病重的父親順便留在京裡過年。
父母要帶著弟弟妹妹回京這對周寶珍來說自然是個好訊息,畢竟她已有好幾年沒有見過他們了。不過在大房一家回京之前,國公府卻先傳出了一樁喜事,三老爺夫妻同朱太夫人商量過後決定儘快將周延康的婚事辦了,這固然有怕萬一老國公去了守孝的緣故,其實說到底這裡頭也未必沒有一點沖喜的意思。
雖然太夫人心中覺得老公爺這一關多半是熬不過去了,只是對於庶子的這番心意她還是領的,所以關於周延康的婚事太夫人發話要辦得熱熱鬧鬧體體面面的,除了公中的份例她還從自己的私房錢中拿出三千兩補貼給他們,算是對於三房人的感謝。
數月前三夫人聽從女兒的建議,親自去當地看了看那家姑娘,結果除了出身差些,姑娘的脾氣樣貌乃至心性都是好的,親家看起來也都是老實本分之人,對於兒子的婚事早就被磨光了心氣的三夫人當即便拍板將這門婚事定了下來。
天緣湊巧在周延康成婚前幾日,大房一家和二老爺居然前後腳到家了,看著堂下跪著的長子一家和次子太夫人心情很好就見她笑容滿面的讓眾人起身,對了長子說到“你這個時候能回來,我也就放心了,先去見見你父親吧。”
一旁的周延清聽了忙走過來陪父親一道往祖父那裡了去。就聽太夫人接著說到“你們父親那裡需要靜養,所以今日你們就不必過去了。”說著她招手讓輝哥和絡姐兒兩個到身前看了看,見兩個孩子都長得好含笑對柳氏說到“這幾年你跟著老大受累了。”柳氏連說不敢“媳婦不孝,這幾年都未能在二老跟前盡孝,不敢說辛苦。”
太夫人又轉向二老爺,對於這個兒子她的感情有些複雜,儘管曾經傷心失望不過到底是自己的兒子,且一別多年所以她對二老爺的態度甚是和藹“老二,你離家多年,如今歲數也不小了,我和你父親也老了以後就安安心心在家裡吧。”
二老爺躬身唯唯稱是,又流著眼淚說了許多自責悔恨之語。光哥上前給父親行禮,乍見七歲的光哥,二老爺對這個兒子顯得很陌生,無措中略帶尷尬說了句“光哥都這樣大了”之後他有些心不在焉的問光哥都念了些什麼書,平日裡功課如何等語,並拿出一塊隨身的玉佩做了見面禮。二夫人在一旁看了就是一陣冷笑,她招手將光哥叫回了自己身邊。
行禮過後,二老爺沒有就坐,而是看著太夫人和二夫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太夫人冷眼看著他心下有些失望,離京多年這個兒子還是一點長進也沒有。
二老爺戰戰兢兢的在一旁坐下來,正想著該如何開口,就聽門外丫頭報說“公主和駙馬來了”
一聽說公主來了,屋裡包括太夫人在內的人都站了起來,柳氏親自上前扶住了太夫人,門簾高打,一身錦袍的周延明扶著公主從外頭進來,看著三公主高高隆起的腹部,太夫人和柳氏都笑了起來。
太夫人親自看著三公主坐定了,這才對孫子埋怨到“你這孩子平日裡最是仔細,今日怎麼也這樣毛躁起來,這麼冷的天怎麼好叫公主跟著跑。”
周延明有些無辜的看著祖母正要說什麼,三公主就先忍不住替自家夫婿辯解起來了,就見她拉了太夫人的袖子,撒嬌般的說到“祖母不要怪駙馬,今日父母回京我們做小輩的自然是要回來的,再說太醫也讓我多動動,到時候生起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