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出文化和歷史。附記:本文刊登在2003年11月5日《大公報》副刊《大公園》上,是在看了《大公報》《北京古都風貌不再?》之後,抒發的一點感想。新書出版前,我專門託香港的友人幫我把《北京古都風貌不再?》的原文傳來,一併附後。80 附:北京古都風貌不再?

京城感懷(4)

許 揚北京有關部門正在對這個中國最大的城市進行一次“外科手術”,以期讓它更像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有關方面一方面大規模地進行城市擴建,拓寬和修建許多寬闊的柏油路,拆除了很多陳舊房屋,其中也包括一批像長安街旁鬧市口一帶的完好的四合院;同時他們開始設計和建造一批極具現代化風格的新標誌性建築。在天安門的斜對面、人民大會堂西側即將出現一個“水蛋”——由法國人安德魯設計的國家大劇院,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鳥巢”——國家體育館、庫哈斯設計的中央電視臺新辦公樓“Z交叉”以及澳大利亞方面設計的“水立方”等等一批洋派建築,在不久的未來都將聳立在這個有近千年歷史的城市中,不少媒體對洋派建築的到來均表示歡迎和讚賞。官方對於他們的舉措都有充足的理由加以解釋。對於前者,他們認為北京的許多舊建築,包括一些四合院雖有歷史價值,但因年久失修、設施缺損、位置不妥對城市的現在和未來發展已形成阻礙,因此拆之並無害處;對於後者,則理由更為充分,北京已經是或正在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如果沒有一批現代風格的作品,談何國際之名?一些建築學者對此雖然表示了不滿,但又拿不出設計方案去參與競爭,喊了許久的“保護古都風貌”其實是曲高和寡,或許他們在經過某處發現原來的四合院已蕩然無存時,心中不免產生一絲傷感。保護和恢復北京古都風貌並非是近幾年才出現的話題,1949年當新中國成立時,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在建國初期就提出了儲存北京古城風貌、發展新城另外選址的建議,但當局並未採納其建議。梁思成雖然留學西洋,但對中國81中央電視臺新大樓,被北京人戲稱為“大褲衩”,從一動工就爭議多多。2009年2月9日晚,右邊的北配樓發生大火後,更為社會矚目 2009年11月11日攝傳統建築愛之彌深,他曾主持清華大學建築系,其建築思想和主張至今影響著一批中國建築學者。後來當梁思成聽到政府決定拆掉北京城牆時,不禁放聲痛哭。“*”中和“*”結束後,北京的古都風貌遭到嚴重破壞,到陳希同主政北京時,許多學者呼籲“保護和恢復古都風貌”,陳也表示支援。但這位前*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卻是一位十足的外行,他竟然認為給每個建築頂上建個尖亭子就是恢復北京古都風貌了,以至於當時許多人私下稱其為“陳希亭”,在陳發跡的北京方  昌平縣,竟然建了一個樓頂有六個尖亭的“六亭飯店”。陳對此飯店甚為滿意,每赴昌平,常下榻於此。學術界對於保護與發展歷來意見不一,一方認為古都風貌的標誌必是四合院、大屋頂和衚衕;另一方則認為北京應該突破陳舊的建築觀念,提倡多姿多彩的建築理念。主張四合院、小衚衕的學者們因為提不出更圓滿的保護與發展的解決方案而漸處下風;而此間的市民也認為,四合院、小衚衕佔地多、住人少,發展起來不現實,操作起來困難大,確實不宜提倡。從目前看,官方顯然支援北京建設應百花齊放的主張,也許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比學者更務實、看問題更加多角度。82 京城感懷之四逛舊書市

北京有個潘家園舊貨市場,每到週六週日,門庭若市,車水馬龍,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我經常光顧的,是其中棚屋搭建的舊書市場。這裡的舊書,按年代大致分三類:一是民國以前的,以清末出版物為主,二是民國時期的書刊,三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書刊。國外出版的英、日、俄、法、德、朝鮮和*文的書刊,也有一些,這些大都是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當然,中文書刊還是佔了絕大多數。清末的出版物主要是一些族譜家譜和地方文人自編的作品集,連客棧、酒家的賬簿都有。民國時期的書刊的數量和質量都不錯。梁實秋、魯迅、胡適、鄭振鐸等很多名人名家的專著和譯著都能在裡面找到。《新青年》、《朝日新聞》、《申報》、《大公報》等報刊的合訂本,幾乎能找到成套的。民國初年翻譯的西洋和蘇俄的文藝作品,很多以叢書的形式出版,其中以高爾基的作品為最多。清代沈復的《浮生六記》,我購得的就有兩個版本,一為民國初年的版本,一為40年代由胡風作序的一個版本,原購書者註明“1948年11月購於長沙”。美國記者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在這裡能找到在中國出版的最早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