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去辦事,他們可以通融,畢竟,監察司和江氏之間多少有那麼點“袍澤”之宜。
得了示意,當即將預備先準備好的匣子尋了出來,將精心準備的柬帖放入其內,嚴耀輝雙手托起,側身向屋內召喚道:“瞿公子。”
隨著召喚,一隻修長的手撩起廂房那陳舊的門簾,一直暗下保護避在內廂房裡的瞿浩然露了面。
瞿浩然手中拎著一把長弓,這把長弓花紋古樸,上面鐫刻著雲龍紋飾,有眼尖的,立馬斷定出,那居然是件前朝御賜之物。
此次追隨少主進京的名單中,瞿浩然是其中為數不多的青年之一,按照六少的說法,長得太端正,臉上身上都沒有點疤痕,走出來太有震撼效果,故此,進京後,要麼在言宅內輪崗執勤,要麼報備一下,出去閒逛,此次被六少委派專程暗下保護言三少,一直隱身與暗處,之前,內堂差之毫釐的驚險,也讓他暗自心驚。
“有勞瞿公子了。”嚴耀輝將手中匣子轉交於他,沒辦法,去官學,朱門高府遞送柬帖的差使外形有礙觀瞻可不行,環顧下來,也只有迴避在廂房內的瞿浩然能幫他走一趟了。
“不敢,在下一定不負三少所託。”瞿浩然把手中長弓輕輕放置在案上,上前雙手接過,隨後側身退避一步,以示上下之別。進退得儀的風度讓廳內儒生都不由得生出些自慚形穢。
這位瞿姓青年也是塞北江氏來京隨行侍衛中的一位?見慣了江氏那些缺胳膊缺腿的隨從,突然再見這麼一位英姿颯爽的公子般的人物,都有些詫異,只是,既然由言三少作保,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託著裝滿柬帖的匣子,瞿浩然再接下通行令牌,轉身飄然離開了。
瞄著瞿浩然遠去的背影,矗立在牆頭的塞北漢子們滿臉羨慕,而留守的官家均默然轉動指尖,個個想著一個念頭,今夜的風華樓,會不會還能燈火通明,風華樓滿?
對視一眼,自揚州嚴氏進京起,京中不合常理的事情愈發多了,人算不如天算,或許……未嘗不能。
第一百零四章
目送瞿浩然離開,嚴耀輝轉身返回小廳,山長撫須,正端詳牆上蕭泓留下的墨寶,從側面看去,一臉淡漠平和,而儒生們眼眸中透露出的心思就複雜艱難多了。遍閱人情,備嘗世味,言家人本來就最會看人,對上這些忐忑的眼眸,嚴耀輝坦然一笑,置其身於是非之中,而後可以折是非之中,置其身於厲害之處,而後可以觀厲害之變,況且,他胸無物慾,眼下自清明,靜觀其變吧。
見到言三少恬靜自若,儒生們漸漸安平。
麗日風光,意氣和平,國之都城一如既往繁華安樂。
達觀雍容,百姓富庶,已然成了一景的禁衛營校尉英姿颯爽,穿梭來去,整理地攤小販,糾察民風的衙役們莊重肅穆,盡顯京兆府之職能。
起了早,八方臣民三兩成群往北城聚集,瞻仰高懸在北城風華樓上由永固王親筆題下“上善若水”的匾額,成了進京述職的官員和八方朝貢的使節們一項必行的活動。於此,最近一月,經歷數度風雨的風華樓,也從京城四大名樓之一的稱呼中脫穎而出,儼然成了京城第一名樓。
風華樓一向以清貴聞名,待客也素來挑剔,自從樓門懸掛上“上善若水”匾額之後,上至掌櫃,下至夥計,態度都往“海納百川”轉移,還專門派了個口齒伶俐的夥計在門外,專程向走過路過盯著門樓上題匾張望的外鄉人轉述“上善若水”的來歷,相信不用多久,京城風華樓之盛名就將隨著外鄉人而傳播四方……非^凡^
天色未午,遠遠的,又一趟子外鄉人聚集著,由遠而近,直直奔風華樓而來。
由掌櫃精心挑出迎客夥計很與之榮焉,謙卑的精神中不失矜持,待得這一行人走得近了,夥計定睛一看,心神一個晃盪,腿腳一軟,要不是扶著門框,定然得栽倒了去。
這一行人……遠遠看去是烏壓壓一堆人,待到眼面前,迎了正面過來的只有兩位少年……公子。白衣小公子雙目如星,鬼氣逼人,旁邊的俊秀少年仰首看著風華樓上高懸的匾額,樂滋滋得一個勁笑,及其喜慶。
隨著兩位少年腳步停下,圍著這兩位少年郎四周數十位“路過”“經過”的四肢不全的漢子停下了腳步,看了一眼風華樓,迅速對視了一眼,眼底裡均有些揣測,前日,他們前來“辦事”,黑虎總管特地囑咐過他們,對風華樓要格外注意,當日,他們辦事很順利,禁衛來得也快,也就都退了,現在,可得注意注意。
迎客小夥子是認不得這兩位少年,可他卻萬萬不會忘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