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是亂畫的吧?”
“這麼多頂級專家在,他應該不會胡來。”
姜柏面色凝重,仔細觀察手繪。
方才趙原簡單跟自己描述了一番手術過程,姜柏對照手繪,揣摩其中的可能性。
趙原等會診室安靜下來,輕聲道,“我的方案是移心氣管重建術!”
華特率先發出質疑,冷笑,“移心?太可笑了。譁眾取寵的小丑。”
在華特看來,趙原的思路就是紙上談兵,用一個新穎的標題唬住別人。
赤木楓臉上露出不屑,“氣管重建?我倒是要看看,如何擺脫我的思路。”
赤木楓始終覺得人工氣管是唯一可行之策。
更多的想法啊,也只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補充而已。
無視華特的嘲諷,趙原繼續解釋,“一個人頭部採取不同的姿勢,氣管會有一定的延展性。當低頭時,氣管幾乎全部移入胸內;當仰頭時,一半以上的氣管能伸至頸部……將心臟大血管遊離上移至胸頂部,氣管還能再提上去7-10公分左右……簡單歸納,向氣管下方的心臟求援,透過上拉下提,額外騰挪出一定長度的氣管,這樣不需要人工血管,一樣可以進行氣管重建吻合。”
弗朗茨率先反應過來,用力地拍了一下大腿,瞪大眼睛,露出難以置信之色,“這個想法有點意思,我怎麼沒想到呢!”
至於熊國專家阿爾喬姆面色變得嚴肅。
顯然,趙原的想法太過大膽了,直接超出了所有人的認知。
移心氣管重建術,並非憑空捏造。
趙原在研究江院士的筆記時,曾經發現過這個想法。
當然,這個想法並沒有在手術中實現,因而沒有記錄下來。
當時趙原記憶深刻,暗忖江院士實在太有魄力了。
在大家的印象中,氣管也就十幾厘米,但趙原卻想到了利用人體的血管伸縮性。
這個想法需要對人體結構的認知達到很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