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新羅皇城半月城內的大殿上,群臣要麼低垂著頭,默不作聲,要麼三三倆倆,竊竊私語,面上表情皆是倉皇不已,大位上真平王自上而下,一眼望下去,竟找不出一個出謀劃策之人。

“這李唐海軍如今兵臨城下,眾卿有何高見?”真平王終是耐不住了,打破僵局道。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目光落在前列的神虎衛大將軍南洪允身上。文臣們心說,打仗這事,我們不擅長啊!武官們想的是,要打仗也輪不上我等。所以,作為新羅能將的南洪允就出挑了。

南洪允頂著眾人爍爍的目光,尤其是皇位上那個,只覺得頭皮發麻,他是能打仗,那得看對誰而言。抵禦抵禦高句麗,打打百濟還可以,要是打李唐真沒什麼把握,尤其此番統帥還是有名的能將楊義臣。

南洪允沉吟片刻,出列道:“王,依臣下看,李唐這回未必就是針對我們而來,這大唐的使臣不也說了,是為了征討高句麗麼?我等只需籌備糧草,以供前線征戰所需,臣覺得此話可信。要知道,隋朝時高句麗就一直與之做對,昔日楊家父子就曾三番幾次討伐,不過都無功而返。今日李淵建“唐”,自是要立威。而向來不服的高句麗便首當其衝。”

南洪允話音剛落,都統史大人便反駁道:“南大人,雖說高句麗和前隋朝,李唐朝素有間隙,但你可別忘了,當初李淵平定天下時,曾書信求助於我新羅,當時出於種種考慮,我朝並未出兵援救,誰知道這回他是不是以攻打高句麗為藉口,妄想趁機吞併我新羅,以此報復。”

此話一出,原本已經安靜的大殿,呼籲聲四起。怕就怕這個呢!

連真平王聽到這話,也不淡定了,心裡別提多後悔。

當初為何沒有出兵支援李淵?

不就是看李淵建“唐”沒多久,就傳出被劉武周等反王圍攻,連京都長安都頻頻傳出陷落的訊息,真平王當時也是不看好李淵的,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按下了長安來的求援書信,置盟友于不顧。所以,這會兒,一聽說李唐出兵攻打高句麗,繞道他新羅城下,不但沒責怪他之前不出兵之罪,反而好聲好氣讓他準備糧草,還不需要他出兵攻打,李淵這麼好說話,反倒讓他心裡犯嘀咕了,主要是他心虛啊。

開啟城門吧,就怕李唐趁虛而入,人家那可是二三十萬大軍齊聚城門下,為首的還是戰功煊赫的前朝老將楊義臣,驍勇善戰,鮮有人能匹敵,李唐大軍虎視眈眈自是不用多說;不開城門吧,那擺明了就是與李唐做對,要人家李淵真的只是徵集糧草,沒別的心思,他們這麼做,就直接把人給得罪狠了,加上之前沒有出兵平定長安之亂一事,前仇新恨一併算,他們決計好不了。

於是,大殿內,唉聲嘆氣有餘,出主意的卻一個沒有。

而此刻兵臨城下的李唐軍隊也煩躁不已。

我說你新羅也太不是東西了,當初見我勢強,便依附了過來,一見有個風吹草動,立馬就做牆頭草。皇上寬宏大量,還沒跟你計較上回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之罪呢,你們倒好,這回讓你們出個糧草也磨磨蹭蹭,各種不樂意,你們想咋滴?真想開戰不成!

李唐大軍摩拳擦掌,個個手癢著呢。

東方伯進帳的時候,楊義臣正正襟危坐在書案前,手持筆墨,正要書寫,見他進來,抬起頭問道:“真平王那可有回覆?”

東方伯皺著眉頭搖搖頭:“依然沒訊息。將軍,再這麼下去,怕是會耽誤羅將軍那邊的程序。”

“可恨那新羅兩面三刀,之前長安城被圍一事,皇上既往不咎,找了個臺階讓他們下,他們竟然不知好歹,難不成真起了異心,想和高句麗一樣不成?”東方伯越說越氣,“要我說,咱們直接開打吧,先打新羅,後打高句麗,咱們還怕他不成?”

楊義臣瞪了眼自己的得力干將:“說什麼胡話?打不打新羅,是你我說了算的麼?”隨即又搖頭道,“再說,要打下新羅不難,但打下了又如何?還不是得派人駐守,你能保證駐守之人不會讓新羅變成第二個高句麗?新羅既是盟友,扶持他,用他來牽制蠢蠢欲動的百濟和高句麗再合適不過。”

“不過,確實不能再這麼等下去了,兩軍開戰,糧草先行,我們這遲遲不動身,羅家軍那邊縱然金戈鐵馬,也無可奈何。這樣,新羅那邊,你繼續去城門口喊話,把皇上的意思再傳達一遍,我現在就書信一封給太子殿下,把這裡的情況與他說一說。”

“給太子寫信?”東方伯不解。

“我估摸著新羅遲遲沒有動靜,是怕我們趁機奪城,他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