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十年裡能帶動別的魏國城池太守一起挖自己家的牆角,她就心滿意足了,這件事可以長長久久的做下去,就算日後姜旦長成了,這件事也不必停。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魏國上下只要養成這種習慣,魏王要花上百倍的心力去扭轉都未必能成功。
她不介意要花多少錢,不介意從魏國買來的東西她需不需要,虧再多都值得。
在這之前她只希望魏國王太后與豫城太守能多撐幾年,這個計劃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旦魏王察覺,在豫城太守帶壞其他城池城主之前就一刀砍了他,那就不太好辦了。因為再找一個像豫城太守這麼心大膽大後臺大的人,不太好找。
鄭國……多少有點無處下口。從奇雲嘴裡聽說的鄭王是個沒什麼特色的人,好像也沒什麼野心。只好先放到一邊。
趙王,這個很簡單了,趙王不服老嘛,如果他不是聽起來的這麼聰明,她都想把奇雲送過去了……可惜她試探過奇雲一次,人家不肯,人家也不傻,知道這任務是必死的,不過奇雲答應替她做一些“益壽延年”的靈丹妙藥,看能不能冒充是鄭國來的送到趙王面前去。
不過趙國的問題也很大,那就是趙王與趙國大公子齊昌之間的矛盾,趙王不服老,對齊昌來說一個不服老,對他有敵意,還佔著王位不放的大王應該也很討厭。
她命人想方設法走通齊昌、壽陽夫人或趙王的門路,打聽他們的訊息。不過這也是一項長期工作,半點急不得。
晉王年紀輕,世代受魏國轄制,她希望能挑動晉王對魏王的不滿,不必反魏,只要他能心大到意圖插手魏國內政,或結交魏國大臣,或支援某一個未來的魏國公子就可以了。
剩下的燕國,哦,她不知道老燕王還能撐多久,漆四與蘆太子哪個先忍不住。
她隔岸而觀,不敢妄動,只敢搞一些小動作。而這些動作可能需要花上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看到效果。
這就意味著她要花上三十年的錢,還很有可能白費。
這麼一想,覺得民間那些士子罵她的話好像也不算是無辜的。
所以她就又想了別的辦法。
從燕地買羊、馬、奴隸,從趙地買馬、豬、趙女。這些貨物看起來並不起眼,都是很緊俏也很時興的好貨,所以就算魯國境內突然需要很多也不稀奇。
但奴隸是為了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