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並不因此而認為三寶不好,從小時候的姜旦身上,她明白孩子在小時候具有更多的動物性,他們親近同伴,因為群體在一起才是安全的,但他們也學會在群體中親近權威,欺壓弱者以獲取地位。
三寶現在正在用她天真的觸角去認識這個世界。在她的眼中,沒有善惡和是非,只有利與劣。什麼是有利的,什麼是劣勢?她本能的利用有利於她的,避開劣勢,來建立一個對她來說更優越的生存環境。
但這對姜姬來說不是個好訊息。
她生於和平時期,所以她的本能讓她從小就敬畏法律,遵循公序良俗。換句話說,她不殺人不放火,她所有的極端手段都是到這個世界來了之後跟這個世界的人學的。
她的第一個“老師”是姜元。
他殺人之後,就因為是大王,他就天然無罪。這對她來說太有吸引力了。
如果她見到的第一個人不是陶氏,而是姜元,很難說她現在會變成什麼樣。
懵懂的、無私的善,以及精緻的、極致的惡。
太諷刺了。
從馮瑄起,就有很多人想不通她為什麼對世家這麼不在乎。不止是前世的經驗,更因為姜元給了她最震撼的一課。
血脈、姓氏、學識,跟人性沒有必然的關係。卑劣的人不會變得高尚。
剝除掉世家身上的光環,他們對她的用處就只剩下了知識與技術。偶爾當個肉盾、誘餌也很好用。
她對世家確實很冷漠,但她從沒有因為看不起他們而拿他們取樂。這是底限。
可三寶已經開始拿人取樂了,她的身份和地位也讓她永遠不會有和她一樣的敬畏。
她天生就是王候,就是姜元那樣可以隨意殺人卻不會有人指責的階層。隨著姜姬的權力擴大,三寶的權力也會隨之變大。不會有人指責她,不會有人限制她。
只會有人追隨她。
她現在只是用球砸人,因為她只學了這個遊戲。以後等她長大了,她會做得就更多了。
她會變成一個殘忍的人,會有多殘忍,很難想像。
這同樣是姜姬沒辦法接受的。
她不能接受她的孩子未來有一天會成為史書中記載的生刨人腹,取胎烹食的惡人。
……她不想未來有一天,她會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
三寶沒有繼續哭,而姜姬也沒有處罰姜陶,哪怕她說她知道是姜陶絆倒了她。
姜姬不擔心她會記恨她或姜陶,她不是個狹隘的孩子。現在正是她認識世界的初期,她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觀念,所以現在的一切都是可以修改的。她會透過許多事不斷的修改自己的觀念和思想,這也是她學習的本能。
到了晚上吃飯時,三寶已經去找姜陶了,她開始主動去接觸他了。
姜陶跟這裡的所有人都不同,她對他充滿了好奇。
姜姬因此高興的抱住晚上回來的姜武狠狠的親了一通。
姜武有點不解,抱住她問:“我聽說三寶摔了一跤。”
姜姬高興地說:“對!摔得好!”
然後她囉囉嗦嗦的說了好長一大串,姜武一直安靜的聽著,聽到最後明白了:“你是說,以前三寶有做錯的地方,你教不好她,又捨不得一直打,所以才想讓別人來教,現在她開始變了,以後會變好?是這個意思?”他更想不通了,“有什麼人比你還厲害?”
姜姬趴在他懷裡軟綿綿地說:“不是我不夠厲害,而是我嚇不住三寶了。我想教她平等待人,平等的看待世間萬物,對生命有敬畏,心存正義,這些都是她現在理解不了的,只憑語言又根本沒用。”
三寶太聰明瞭。如果她嘴裡說著你要做個好人,你要對人有禮貌,你要做個乖孩子,這樣你對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可她自己的行事完全不是這麼回事時,三寶只會覺得大人說一套做一套,根本不會信她說的。
她當年就是這樣。
三寶不是能被哄住的那種孩子。
姜姬只有用事實告訴她,她的所做所為是會有回報的,她的惡行會反饋回來,會帶來怨恨與傷害,她就會自己修正了。
姜武實在不明白只是一件不讓三寶拿球砸人的小事,偏偏米兒就能扯出一篇大道理。他還是去看了磕了下巴的三寶。
然後三寶再次告了狀。
然後姜武也拒絕替她報仇,“娘和爹都告訴過你不要用球砸人,為什麼不聽?那現在爹爹也不聽你的。”
三寶這回沒有哭太久,哭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