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姬哭笑不得。她千方百計換來一個雖然好色貪財卻很蠢的形象,沒過幾年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雖然好色貪財卻心懷正義的正面形象。
這是成長,好像她在一夜之間就從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了懂事的。
姜姬哭笑不得。
而姜旦也“懂事”了。他回去後就大方的把姜揚碰過的女人都賜給了他,一件本來會成為醜聞的事現在變成了對姜旦的讚頌,想想看,一個大王賜下他的愛寵,這是多大的榮耀?這不更加說明大王是個善良好心又大方的人嗎?
“男人都是如此。”龔香含著笑意說,“以前我就常常把我的侍婢送人,也曾送過妾,人心如此。”
女人與權勢不可相讓,一旦讓了,那不是他心胸寬廣,就是他極為看重此人。一般祭出這種手段都能有很好的效果。
手段不是看它是不是高深,而是看他是不是有用。
姜旦刷了一遍人氣之後,關於他的形象也漸漸清晰起來。有些拙鈍,但為人樸實、真心待人。
這個形象對姜旦很有好處,現在他偶爾說出一兩句少見識的話也沒什麼人嘲笑了,畢竟大王是笨了一點,但大王心好!你嘲笑這麼一個人,說明你是小人!
壞處也有。
劉氏兄弟等人開始試探著向姜旦要官了。他們的做法也算高明,就是先向姜旦力陳目前國中的種種問題,似乎魯國下一步就要亡國了,然後再提出建議,好像聽了他們的建議魯國就有救了,最後再正大光明的向姜旦自薦。
姜姬卻並不打算讓這些人當官。目前蓮花臺的生態很平衡。
姜氏這裡,她在幕後操縱,姜旦在臺前發言。
朝中,龔獠一家獨大。這是一個很穩定的三角。她選拔劉氏等人,不是現在就來分龔獠的權。
一旦這些年輕人真當了官,他們要麼在朝中跟龔獠相爭,要麼就投到龔獠門下,當他的走狗。
這兩種結果都很糟。
但如果他們當不成官,他們就永遠不可能成為龔獠的人,那他們也就只剩一個選擇:繼續當姜旦的應聲蟲,卻沒辦法反制姜旦。
他們就像大喇叭,替姜旦在魯國發聲。她要他們一直不停的響,而不是沉下心來去學著當官或學著做事。
真正能做事的人已經被她摘出去了。
姜姬這次沒有讓姜智傳話,而是把姜旦叫到摘星樓來,一點一滴的把事情分析給他聽,讓他懂得其中的緣故。
雖然是簡化版的,姜旦也聽懂了:“姐姐是說如果我給了他們官位,他們就不會再像現在這麼聽我的,除非我繼續給他們更大的官。為了讓他們繼續聽我的,我才不能給他們官當。”
他點點頭,懂了。雖然仍然還是不懂這些人為什麼要當官,而他又為什麼需要他們聽他的,但因果順序他明白了。
……雖然他覺得這些人很煩,巴不得他們不再來找他,但他不敢告訴姐姐。
姜姬又教他怎麼拒絕那些人,重要的是不能讓他們心懷怨恨,還要繼續為他效力。
姜旦聽了一肚子他一竅不通的話回去了。
他回到北奉宮後,往下一坐,屁股就是一疼。姜智看他彈起來,連忙給他加了個墊子,“大王慢慢坐。”
姜旦招手讓姜智與姜仁都過來,帶著一絲難言的竊喜:“我告訴你們……姐姐今天跟我說了好多話!”而且,姐姐一點都沒有生他的氣!他不懂,她就更溫柔的告訴他,一遍遍重複的解釋給他聽。
“雖然孤還是不懂,但孤知道,姐姐是向著我的,姐姐對我好。”話音未落,姜旦突然感到眼眶中有熱潮湧出,他埋首在姜智的脖頸間,壓低聲嗚咽:“姐姐真的……真的對我好!”
不管姜智與姜仁說再多遍,他一直沒有真實感。誠實,他成了大王,人人都說當大王好,誰知他有多害怕?
他住在這麼大、這麼深的宮殿裡,卻除了姜仁與姜智一個人都不敢信。
他是大王,卻不如那些每天湊成一群嘻笑的宮女或侍人開心快樂。
至少他們有很多同伴,他卻只有兩個。
但那次跟太子一起被姐姐責打時,他就隱約感覺到了……姐姐確實更重視他。
姐姐看他的眼睛明明冒著怒火,他本該害怕,他也確實害怕。但當姐姐責打太子時,他在一旁看著,卻看到姐姐的臉上沒有絲毫表情,她手下打著,一下下力道不重,卻像打鼓點一樣,不慢,不快。
姐姐當時的表情,讓他突然明白姜智一再說的姐姐看重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