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資料,使得百姓們紛紛顫抖起來,感覺到自己簡直活在神話世界裡面!

一名葛沽的老瞎子,聽聞了這個訊息後,居然跑到了街上,大叫道:“我看到了,我看到了未來盛世的場面,我看到了國師大人高舉全能的雙手,我看到到了萬國來朝,我看到了天庭的大門,正在向我徐徐開放。。。。。。。”

當天晚上,那名復明的瞎子,帶著一絲幸福的微笑,離開的人世。

有人說,那瞎子,因為沾了國師爺的仙氣,飛昇至天庭,享受那神仙之福。。。。。。

第七十四章 搶修稜堡

葛沽的豐收也造成了一些幸福的煩惱,要知道260萬石糧食著實是一筆比較龐大的收成。

作為北方漕運重要的糧食中轉倉庫的天津衛,經營了200多年所建設的倉庫也只能儲備150萬石糧食。

而葛沽所生產的糧食總量,就算是天津衛的倉庫都存不下。更何況葛沽這座去年才開始動工修建的城鎮?

葛沽準備的倉庫,至多能夠裝的下30萬石糧食,哪怕是將部分民房利用起來,也只能裝60多萬石。

剩下的糧食只能露天放置,最多是有布篷遮風擋雨。

為此,肖圖白交代說道:“一方面,僱傭人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僱人的費用,用糧食支付。另外一方面,要抓緊時間將剩餘的糧食賣掉,防止糧食儲存不善,造成變質。”

將岸道:“恩,大人所言甚是。不過,今年這般的豐收,著實令所有人震驚了。在幾個月前,我感覺最樂觀的估計,認為50萬石糧食產量便到頭了。誰料到葛沽開荒頭一年便收穫了260萬石!”

肖圖白點頭笑道:“今年準備不足,到了明年,這種情況應該不會存在了!”

按照洪武皇帝制定的度量衡,明朝的一石糧食為188。8斤。260萬石糧食,大約是4。9億斤糧食。

人均年消費490斤糧食來計算,葛沽今年收穫的糧食足以養活100萬人口。哪怕奢侈一點,要吃肉、要喝酒,要有各種副食品,人均2500斤糧食來計算消費。這也足以養活20萬人過上地主老爺一般的生活。

但是肖圖白看來,葛沽保留一些自己生存必須的存糧即可。其他的糧食皆可銷售,換取換取資金,投入各項基礎建設中。

在交代了糧食的儲藏和銷售的問題之後,肖圖白主要的精力開始集中在稜堡工程進度上。

這畢竟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亂世,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配合,是不能換取安逸穩定的經濟建設環境。

稜堡,這是保證葛沽安全的重要軍事設施,是當前的葛沽鎮的頭等大事。

“根據這次稜堡演習結果顯示。一個150人駐守的稜堡,可以抵禦四五千人攻擊!比傳統的城牆,防禦能力要強3倍以上。”王啟年對於稜堡頗為讚賞的說道。

攻打傳統的城池,許多十倍兵力才有勝算。稜堡則能夠抵禦三十倍兵力,這屬於17世紀的究極防禦工事。

當然了,稜堡在17、18世紀還是比較輝煌的。一直到19世紀,炮彈的威力越來越龐大,使得稜堡成為了集中火力摧毀的活靶子。

肖圖白點頭道:“你認為稜堡最大的缺陷是什麼?”

王啟年說道:“第一,是糧食、彈藥!稜堡之中能夠儲備3個月的存糧。如果被圍困超過3個月,自是難以撐得住。第二,考驗士兵心理素質,能夠在一座比孤城更狹小的空間中,被圍困幾個月,是需要強韌的心理素質。”

肖圖白點頭說道:“小稜堡建立之後,要套上一個大稜堡。這樣有一個大稜堡作為後盾,哪怕是小稜堡被圍住,士兵的心理也不至於徹底的絕望!此外,稜堡之中可以搞一些娛樂設施,配置一些圖書,也可以在稜堡中心的操場上,搞一些放鬆的體育活動。”

“大人,這稜堡的假想敵是十倍以上的敵軍,難道韃子真會再次南下?”王啟年忽然問道。

皇家新軍中,軍伍經驗最足的王啟年,對於韃子卻深深懷有一種畏懼。主要是因為,在萬曆末年,王啟年身為京營的一名小卒,被派往前線援遼。…;

當時,韃子八旗兵箭雨如潮。明軍五六千人火銃射出一輪,韃子的弓箭已經射出了三四輪。

光是對射,已經對京營造成了巨大傷亡。而韃子衝到陣前時,兩三千騎兵,便沖垮了數萬大明軍隊。

從此,王啟年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陰影,當然了,對於韃子的畏懼,僅僅存在他內心之中,從未對別人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