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4部分

我覺得江南也未必有葛沽這麼繁榮!”

肖圖白之前與劉遵憲素未蒙面談不上什麼交情,也很少聽聞其大名。但是與其合作過程中,卻是顯得頗為默契。尤其是工部技術官員的實幹精神,令肖圖白感覺到了大明體制,也未必完全是腐朽了,至少劉遵憲的工部,在於肖圖白經濟特區的合作過程中,已是顯露出了一股希望銳意圖新的勢頭。

劉遵憲,字可權,北直隸大名府人,明萬曆三十二年,從基層的知縣做起,後輾轉在戶部、刑部、兵部任職。萬曆四十三年,任兵部職方郎中,調到甘肅寧夏鎮統兵。甘肅地處荒漠,經濟貧困,鎮內的將士市場因為拖欠軍糧軍餉而譁變,劉遵憲鼓勵邊軍開荒種田、自力更生。與此同時,帶著寧夏鎮士兵三年之內,四次擊敗邊疆蒙古人入侵,其戰績頗為引人矚目。不過,到天啟年間,閹黨和東林黨黨爭殘酷,劉遵憲不欲捲入黨爭漩渦,所以請辭還鄉。

而崇禎元年,魏忠賢伏誅,崇禎請劉遵憲任工部尚書。劉遵憲謝絕皇帝美意,並沒有赴任。而崇禎四年,皇太極大軍包圍北京。劉遵憲在危難中挺身而出,透過加固城牆,令皇太極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此後,劉遵憲先後擔任了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

雖然,比起明末諸多的儒家宗師,或者是督撫名臣,劉遵憲是一名毫無存在感的人物。不過,隨著肖圖白與其打交道,逐漸發現劉遵憲是一名懂軍事、懂工業,也懂得地方治理的一位能吏。

而且,對比東林黨人和閹黨的黨同伐異,劉遵憲更是一位瞭解到國事艱辛,要相忍為國的官員。劉遵守上任的時候,工部的辦事效率很低,皇帝經常追在後面督促,甚至一堆辦事不甚讓皇帝滿意的工部諸多大臣,皆被投入獄中。劉遵憲則是苦口婆心奉勸皇帝:“時事需才甚殷,正宜培養,乃過為摧折,異時誰為驅策?”言下之意,自然是維護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