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9部分

後引導導彈進行攻擊。每艘防空導彈巡洋艦上有4部火控照射雷達,為導彈最後的攻擊階段提供幫助,對目標進行大概2秒鐘的直接照射,導彈則依據目標發射的雷達訊號來修正攻擊線路。而一部火控雷達在6秒之類能夠引導3枚導彈攻擊,所以一艘防空導彈巡洋艦一次能夠攔截12個目標。而防空導彈驅逐艦上只有3部火控照射雷達,一次就只能攔截9個目標了。雖然主要的工作都由計算機在負責,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人在迴路”的方式,讓戰艦上的防空控制官兵直接引導導彈對個別目標進行攻擊。當然,這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才會使用的,主要就是用來對付個別高危險性,但是計算機無法分辨出來的目標!

18艘防空導彈戰艦同時作戰的威力是非常巨大的。美國曾經做過一次計算機模擬實驗,如果18艘CG21巡洋艦同時進行艦隊防空作戰的話,至少能夠抵抗500枚導彈的攻擊,而且這還只是遠端防空系統的能力。如果配合近程防空攔截系統的話,理論上可以抵擋住700到800枚導彈的同時攻擊!

雖然,中國的防空導彈巡洋艦與防空導彈驅逐艦的防空作戰效能比CG21巡洋艦要差一點,但是差距並不大,特別是在遠端防空能力方面,並沒有質的差距。當然,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結果,並不能夠代表實戰,因為實戰中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比如這時候,就有3艘巡洋艦上的火控雷達出現了問題,因為在外執行戰備巡邏已經半年多了,這已經超過了軍艦普通的巡邏時間,電子系統都無法進行大修,出現問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日本的反艦導彈在很多方面就是針對中國艦隊的防空系統設計的,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當遠端防空導彈進行了三輪急促攔截之後,仍然有50多枚導彈進入了末段攻擊階段,拋掉了彈體,開始向中國艦隊的航母發動最後的衝刺。

進入中段攔截作戰的時候,所有防空戰艦上的中程防空導彈紛紛飛起。但是,這些防空導彈很多都來不及加速,在沒有達到最大速度,也就是沒有達到最大機動能力的時候,已經有一批日本導彈呼嘯著掠過了這些在外圍執行防空作戰任務的防空戰艦,它們的目標不是這些充當保鏢的,低價值的防空戰艦,而是艦隊核心處的5艘航母!

此時,在航母身邊的保鏢就只有4艘戰列艦了。4艘戰列艦都已經機動到了航母身邊,在距離航母不到500米處,掩護著航母的側翼,同時戰列艦上的末段反導系統開始工作!

比起別的防空戰艦來講,戰列艦的體積更大,雖然更容易受到打擊,但是能夠裝備的防空武器也就更多。每艘戰列艦上出了5座高能鐳射攔截器之外,還有4座7管30毫米速射炮,6門“彈雨”攔截系統(以澳大利亞人發明的“金屬風暴”為基本原理,利用幾乎同時發射大量彈藥形成彈幕,攔截來襲的導彈),另外還有大量的電子干擾裝置。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講,戰列艦長達270米的艦體,也是航母的一道防護屏障!

最後還有12枚日本導彈突破了所有防線,但是,這些導彈在最後的自導階段,幾乎都把目標鎖定在了訊號更強烈的戰列艦身上,而放棄了訊號要弱得多的航母。當3枚導彈擊中了“洞庭湖”號的時候,這艘龐然大物在海面上震動了幾下,硝煙散去之後,舯部留下了2個10多米的口子,但是在吃水線以上,出了破壞了這裡的電機系統之外,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而A號炮塔也受到了打擊,但只是在炮塔的正面留下了一個不大的彈坑,讓A號炮塔的轉動機構失靈,別的就沒有什麼影響了。

“洪澤湖”號遭到了2枚導彈打擊,但是隻有1枚導彈爆炸,摧毀了戰列艦尾部的直升機起降平臺,並且讓尾艙裡的20多名水手喪生之外,就沒有更大的破壞了。而“洪澤湖”號的戰鬥力也沒有受到影響,只需要在海上進行一些修補,就能夠繼續作戰。

“鄱陽湖”號遭到了2枚導彈打擊,一發導彈打在了戰艦中桅上,破壞了上面的所有雷達天線,以及通訊天線,另外一發到達命中了艦艏,將50噸的錨炸到了海里,並且使戰艦的艏部完全變型,需要進港維修,不然航行效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太湖”號受到的打擊最嚴重,兩枚導彈幾乎打在了同一點上,舯部35號艙完全受損,產生了大量的進水,相鄰的34與36號艙也產生了大量的進水。只是戰艦的電力系統並沒有遭到破壞,抽水機很快就開始工作,控制住了進水量。艦橋捱了一枚導彈,這只是一個航海艦橋,而並不是作戰艦橋,所以只有二副與幾名水兵被炸死。尾部的C號炮塔側面捱了一發導彈,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