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6章 賑災?必須得賑!

江南,多少人從未去過的故鄉,蘇州,更是江南如夢一般的城。

夜已來臨,船燈搖曳,一葉扁舟漂浮河上,半盞殘月沉入水中,依靠在艙舷上,愜意地隨著水天一起搖晃,不由地吟誦起“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閒思往事何”。

凡事皆有例外,一艘船上,沈承禮、吳程、王子惟三人可沒有功夫“閒思”,每個人都表情肅穆、言語謹慎,彷彿一個不小心,就會釀成塌天大禍。

惹禍是真的,至於天會不會塌下來,那就要看對誰而言了。

“正臣公,秉章,今日聞聽覺悟禪師賜教,二位可有什麼想法?”

吳程年齡大、資格老、官位高,沈承禮一問,連王子惟都自覺地看向他。

“今日匆忙,未能從覺悟禪師那裡探聽太多訊息,不過,可以確定,周朝氣數將盡。”

泗州發生戰事的訊息,已經從各種渠道,傳入了吳越大大小小官員的耳朵,東府越州,吳越王錢俶那裡,據說已經吵翻了天。

“正臣公,此處清淨無人,何必顧慮?”

沈承禮有些不滿,他不喜歡別人跟自己繞圈子、打啞謎,吳程的一番話,明顯是不痛不癢,沒啥營養。

“沈轄使,莫急,你我三人心意相通,可要成就大事,豈能只靠你我三人之力?”

“正臣公的意思是,要聯合朝中有識之士,要求吳(越)王出兵?”

吳程苦笑一下,搖了搖頭,說道:“即便群臣苦諫,吳(越)王也不會出兵的,即便到萬不得已,也只是渡江協助李重進,不會染指淮南,更不用提中原。”

王子惟鄭然說道:“正臣公所言極是,唉,窩囊!”

沈承禮眉頭一皺,他沒有反駁,根據錢俶多年來的表現,這個結果不難推測出來,只不過,這兩個結果他都不喜歡。

一是拒絕出兵,從吳越建國開始,“保境安民”就是鐵一般的定律,吳越對待戰爭的態度,就是儘量迴避。

二是不得已出兵,本質上就是給後周幫忙,老大吃肉、我喝湯,老大登場、我幫腔,“侍奉中原”也是鐵一般的定律,絕不僭越。

沈承禮不甘心地說:“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後周所佔領的中原崩壞、社稷丘墟,南唐又不敬神佛、民怨沸騰,至於劉鋹偽漢,哼,一群閹人有何懼哉!那郭宗訓,更是黃口孺子,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守著陳舊的祖訓?”

吳程老謀深算,說道:“只怕,揚州的郭宗訓,遲早也要讓賢了。”

“正臣公,你的意思是?”

吳程點點頭,說道:“退一步講,我吳越國仍舊以中原為正統,只怕時日不久,二位也知道,攻打泗州的曹彬,聽命於殿前都點檢趙匡胤。”

王子惟附和道:“不錯,昔日我去汴梁納貢,聽說過這個人,在軍中威望極高,聽說他被冊封為宋國公,哼,無論真假,稱帝之心昭然若揭了。”

沈承禮眉頭皺的更緊,說道:“照此判斷,吳越危矣!兩位請想,自郭宗訓來到揚州,我朝不斷納貢示好,在下還親率大軍,前往泰州攻破城池,一旦趙匡胤得勢,矛頭必然對準我國。”

吳程嘆口氣:“只可惜,朝中上下、死氣沉沉,心甘情願地坐以待斃,唉!”

“正臣公,此事絕不可再拖了——”沈承禮正襟危坐,說道:“既然諫策不通,還可以從揚州下手,只要郭宗訓像上次一樣,要求吳越出兵協助,就有機會。”

王子惟急忙問:“沈轄使,你有什麼好主意?”

沈承禮說道:“以朝覲為名,能夠見到符太后最好,就說吳越願意出兵支援,協防泗州,不過,這是下策。”

自從泰州之戰以來,揚州政權方面,只是向吳越要求調撥糧草,從未主動要求增兵支援,原因就在於“李李合作”還在生效,李重進與李煜之間的暫時合作,讓吳越錢俶產生了提防心理,李重進也不願意得罪吳越這個“榜一小弟”。

我去,都榜一了,還被人家當小弟。

沈承禮之所以說這是“下策”,歸根結底,在於幫助了李重進、郭宗訓之後,自己這邊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上策為何?”

沈承禮冷笑,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問道:“兩位可知道海州的鷹遊山?”

吳程說道:“自然知道,契丹、高麗、日本等船隻靠岸之處。”

“如今,鷹遊山已經在唐國手中了。”

“當真?”

“我也是昨日才得到的訊息,這說明,李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