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八,朱令贇率部趕到虔州,百勝軍節度副使馬仁裕迎接,交付節度印信。
說起來,馬仁裕還和朱令贇是“舊相識”,馬仁裕世居徐州,祖上是大唐武寧軍校,烈宗李昪時期,與朱延壽一共征戰江南。
只不過,馬仁裕的運氣實在不怎麼好,家中混了三代,自己到頭來不過是一個武經郎,所謂的“節度副使”,只不過是原來百勝軍節度使王會死了之後,南唐朝廷沒有再委派,臨時給他的一個虛職。
朱令贇一見面,就給馬仁裕吃了一顆定心丸,老兄,你好運氣來了!
此次發兵嶺南,朱令贇升為節度是板上釘釘了,雖然管的人馬少了,可官位上來了,自己官位上來了,馬仁裕的“虛職”也就能轉實職。
打仗,掙軍功,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封妻廕子!
趨利而為,這是人性,人不要跟人性鬥。
然而,一檢查虔州百勝軍的情況,朱令贇臉色就不好看了。
客觀地說,有唐一代至五代十國時期,嶺南的開發並不充分,戲謔一點說,要不是楊貴妃喜歡吃荔枝,估計很多驛站都不會建設。
進入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狀態之後,粵、閩、桂交界之地更是盜匪橫行,甚至一度商旅斷絕、人煙不再,而南唐的防禦重心又都在被北部、東部地區,對於腹地的虔州治理就力不從心了。
百勝軍名義上一萬,實則八千多,再挑挑揀揀,能打仗的只有五六千人。
這已經不少了,虔州(地區)人口加起來6萬戶,周邊很多縣城的老百姓,集中起來只有幾千人。
人少也就算了,再看軍備,朱令贇氣的想罵娘。
刀劍生鏽,弓箭破損,為數不多的鎧甲,六成都快散架了,城中戰馬全部集中起來,也不過一千匹。
這是“百勝軍”,“百敗軍”還差不多,打起來百分之百完蛋!
其實,朱令贇,你過度擔憂了,你要相信“嶺南大區”的優秀匹配機制。
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僅僅說軍備方面,北宋滅亡南漢的時候,《新五代史·南漢世家第五》記載:“樓船戰艦,武器盔甲,皆為腐朽”。
當然,這是宏觀層面的,具體到攻城拔寨的戰鬥上,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以虔州百勝軍這點家當,攻打一個汝城或許有戲,可要策應攻打雄州、敬州,至於繼續南下潮州,簡直是開玩笑。
尤其雄州防禦使、馬步軍都統潘崇徹,不好惹啊!
論能力,絕對不亞於朱令贇,直逼林仁肇,可謂南漢“第一名將”。
當初南唐與馬楚發生戰爭,就是他奉命趁亂奪取了郴州,在鎮壓嶺南少數民族“溪峒蠻”的戰鬥中,更是兇猛,以八千之眾對抗五萬蠻兵,斬首一萬有餘!
然後,就應了一句話,叫“功高震主”,南漢皇帝劉鋹身邊,最不缺的就是搬弄是非的小人,直接給潘崇徹栽贓了一個造反的罪名,逼得潘崇徹不僅交出兵權,還“單騎入宮”請罪,這才保住了一條命。
事實上,南漢有才能的人太多了,比如邵廷絹、李承渥、吳懷恩等,哪怕劉鋹比李璟強那麼一點,善用五嶺天險及手下大將,南漢也不至於滅亡的那麼快。
朱令贇瞭解清楚自己面臨的爛攤子,耳邊似乎傳來李煜的“殷切囑託”——朱將軍,我相信你的治軍能力!
還能怎麼樣,咬牙幹吧!
朱令贇以小小的“都虞侯”身份,長期統領十幾萬大軍,能力肯定是有的,根據眼前的情況,他立即做了三手準備:一,派出斥候,前往汝城、雄州打探訊息。二,加緊訓練軍士,整頓軍備,刀生鏽了磨,甲損壞了修,全城動員起來。三,派出人前去接應林仁肇部,林仁肇帶的的輜重多且精良。同時,兩人雖同為中路軍將領,但林仁肇是“總指揮”,眼下的情況,還真得與林仁肇商量。
期間,馬仁裕提出,咱不能幹等著啊,否則等到林仁肇大軍前來,哪兒還有一點面子?
這個建議正中朱令贇的想法,算一下,林仁肇部最多三日後就會到達會昌,自己作為中軍左路的總指揮,這段時間不能無所事事。
“馬副使,汝城距離此地多遠?”
朱令贇是想“開門紅”,不是要“送人頭”,用自己這點兵力直接去打雄州,那就是腦子被驢踢了。
但是攻打汝城,把握是很大的。
汝城是大庾嶺上的重要關隘,被譽為“雞鳴三省、水入三江”之地,西接郴州、東連雄州,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