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炸鍋了。
錢文奉下令寶帶、胥靈兩都人馬,前去支援陽山之後,緊接著下了三道命令——
其一,派人立即趕往杭州,將南唐“偷襲陽山”的訊息,傳遞給大元帥府,但訊息中,沒有說明要錢俶增援,原因就是,錢文奉也不知道南唐的意圖,初步估計,應該與往年一樣,兩國邊境摩擦,只是這次太過火了!
其二,派人立即去通知中吳節度使孫承佑,明確告訴他,立即增兵!錢文奉是蘇州刺史,可調動的兵馬,也僅限於蘇州管轄之內,他不清楚南唐究竟來了多少兵力,安全起見,要求孫承佑前來支援,這是萬全之策。
其三,派人立即前往各司衙門,凡是城中官員,必須各司其職,在唐軍沒有退去之前,任何人翫忽職守,事後必定追究責任!
這三道命令,比較起來,似乎前兩個路程遠,執行難度更大,實則相反,真正執行困難的,恰恰是第三個。
原因就是,當下過節,蘇州又是江南繁華所在,官員屬於高消費群體,他們跑的哪兒都是!
譬如,去獅子林挑燈夜遊、勾欄聽曲,又譬如,去百花洲泛舟彈唱、談詩論詞,好佛的,寧國寺、開元寺、龍仁寺、清光寺……各大寺院聽經悟禪,最不濟的,蘇州城各大豪華酒樓裡面,擺上一桌,三五好友,痛痛快快喝到天亮。
按照宋初的規模,蘇州城池(護城河以內)南北五公里、東西四公里,方圓二十平方公里,想把人湊齊,短時間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錢文奉認識到情況後,狠狠一跺腳:“好個奸詐的李煜,趁著佳節下黑手,他是故意的!”
中吳節度判官範夢齡一皺眉,對於錢文奉的命令,他頗為腹誹,可欲言又止,手腳無處安放的樣子,這點小動作被錢文奉看到了,他焦躁地說:“敬文,有話直說!”
“是,相使。臣以為,唐國費這麼大周折,不會只為了給我們添堵吧!”
“哼,佳節興兵,不是添堵是什麼?”
“往年兩國摩擦,兵不過長洲,最多在太湖一隅,輕微接觸一下,這次……唐軍可是主動攻打了陽山!”
幕僚丁守節進了一步,說道:“相使,敬文所言不錯,近處的唐山都求援水師,遠道的清平都卻無動靜,足以說明是蓄謀已久。”
錢文奉踱步的頻率更快了,他也清楚,兩都人馬,外加習流軍,都可能凶多吉少,可內心卻不願意承認——
唐國,有哪個膽子嗎?
郭榮三徵南唐,每一次,吳越都是作為輔助(幫兇)的身份,尤其是第三次,“常州之戰”的時候,李璟嚇破了膽,就差那麼一點,就把常州割讓給吳越了。
或許,是這樣……
錢文奉轉頭,對範、丁兩人說道:“兩國積怨已久,唐國這次鬧得兇,怕是蓄意報復吧!”
“相使,莫非指的是常州、潤州的戰事?”
“是,也不全是。唉,兩國之間的仇恨,何止常、潤二州能夠填平的。”
範夢齡說道:“相使,恕在下僭越,若是蓄意報復,絕不至於與習流軍交手,應該,發覺水師支援之後,立即退回長洲。”
“敬文,你不是想說,李煜真想發兵攻打蘇州吧?”
“相使,不可不防。”
錢文奉逐漸牙關用力,口齒之間發出“咯吱”的聲音,南唐與吳越起戰事,他並不在意,但是敢來破壞蘇州,那就是要了錢文奉的老命,他絕對不答應!
因為,蘇州這座城。
正所謂“兩錢一甲子,北蘇與南杭。”
後世經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在吳越國建立之初,北邊的蘇州,比較南邊的杭州,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這兩座城市能夠齊名,多虧了“兩錢”。
第一個“錢”,指的是錢元璙,他是錢鏐的第六個兒子,錢俶的叔叔,錢文奉的親爸爸。吳越國建立之後,錢鏐就派錢元璙治理蘇州,歷任蘇州刺史、中吳節度使,敕封廣陵君王,除了短期在韶州、常州等地團練之外,人生中有三十年的時間,都待在蘇州。
第二個“錢”,指的是錢文奉,他是錢元璙的第二個兒子,錢文奉繼承了父親的爵位,人生軌跡也非常相似,治理蘇州三十年。
這就是“兩錢一甲子”。
最重要的是,父子兩個,不,應該說一大家子,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熱衷於園林修建!用現代化說,就是“高度重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宏觀方面,錢氏父子採用“夯土牆外包磚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