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1章 殺人誅心

李煜稱陶谷維“悶騷男”。

但是,青春可愛的美女作家凌霄對陶谷的評價——開宋之功臣、終生之小吏。

開宋之功臣——自然是褒獎,陶谷也配得上。從龍之功而言,直接或間接參與“陳橋兵變”的將領,自然是不遑多讓,但是,沒有陶谷的“臨門一腳”,趙匡胤在歷史上的名聲,甚至命運結局,就完全不同了。

這個“臨門一腳”,就是就是禪位制書!

真實歷史,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帶領大軍殺回汴梁時,並不是官員們全都響應,熱烈歡迎改朝換代的,不少人想要通知各地駐軍,前來勤王,趙匡胤的當務之急,就是讓年幼的郭宗訓趕緊禪讓皇位。

歷經一些波折,許諾不少好處,尤其是“優待大周皇室”的條件達成後,趙匡胤距離皇位只剩下一步之遙,然而,這時候一個尷尬的事情出現了,沒有禪位制書!

想想也是,大家都忙著造反、妥協、投降、撈好處,誰還顧得這種小事兒?

趙匡胤正在尷尬之際,陶谷出現了,他不慌不忙地走出來,拿出了早就寫好的禪位制書,由此,也足可見陶谷的政治預感是多麼敏銳。

不要小看一份禪位制書,它極大地改變了歷史走向!

在趙匡胤親切的關懷下,郭宗訓蓋上了紅章,然後公佈天下,聽到這個訊息之後,文臣武將才認識到大勢已去,畢竟“陛下先投降”了,自己還硬撐著幹什麼?北宋代替後周,實現了相對的、平穩的過渡。

那麼,為何說陶谷又是“終生之小吏”呢?

很簡單,這廝實在是太沒有底線,以致於造反起家的趙匡胤都看不上他,當大官,做夢呢?

趙匡胤對陶谷的鄙視有多嚴重呢?有句俗話叫做“照葫蘆畫瓢”,就是趙匡胤對陶谷的評價。

入宋之後,眼見身邊擁立之人,一個個都加官進爵、封侯拜相,陶谷卻依然是個翰林承旨,就是負責寫御用文書的工作,陶谷自然是不甘心,他上書趙匡胤說道自己“久在翰林,意希大用”。

然而,趙匡胤回覆時,你整天寫詔書,不過是參考前人的模板,改幾個字而已(就跟寫論文一樣!),是為“依樣畫葫蘆耳”,有什麼能耐!

官位須由生處有,

文章不管用時無。

可笑翰林陶學士,

依樣年年畫葫蘆!

歷史上,趙匡胤不鳥陶谷,除了不認可他的能力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這廝的名聲,實在不好,而趙匡胤作為大宋開國皇帝,又必須注重自己的名聲!

【你名聲也不怎麼好吧?】

說一件事,就能以管窺豹了,陶谷“以德報怨”的行為。

後晉時期,陶谷是一個地方判官,後來得到李崧的提攜和幫助,成為了朝中集賢校理。後來,李崧被人陷害排擠,這廝不僅不幫忙辯白,反而落井下石。

最無恥的就是,李崧被害死後,陶谷有一次見到了李崧的侄子李昉,陶谷就問,你叔叔是李崧對吧,哈哈,知道嗎,他被處決的事情,我可是出了不少力!

尼瑪,這種人……

所以,當李煜搞清楚是誰之後,當即就有點反胃。

徐鉉說道:“陶谷前來,應該是送國書的。”

李煜點頭:“禮尚往來,雖然趙匡胤是草頭王,當下也不好惹,好好對付過去就完了。”

徐鉉面臨難色,說道:“陛下,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他指名道姓,讓臣陪同,朝見陛下,說是有重大事情商議。”

李煜一笑,說道:“重大事情?這位孤眠居士,莫非是想念秦弱蘭了?”

徐鉉臉色微紅,嘆口氣說:“此乃陛下之傑作也。”

李煜也嘆口氣,沒錯,那是他做太子時候的一件趣事,也是一件心酸的事情。

當時,後周咄咄逼人,對國主李璟幾番羞辱,聽說陶谷出使金陵,住在驛館的時候,在牆上寫了十二個字——

西川狗,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

這就是字謎,轉換組合之後,就是“獨眠孤館”,表達自己寂寞難耐。

於是,李煜派人送去一名青樓女子,名字叫秦弱蘭,假裝成驛館工作人員,陶谷這樣的悶騷男,自然是一勾引就上鉤了,事後,秦弱蘭讓他寫一首詞,送給自己。

陶谷文才是不錯的,於是做了一首《春光好》——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膠續斷絃,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