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8章 郭崇威之死

李煜扔下這一份情報,嘆了口氣,郭崇威戰死沙場、本是宿命,只是,死的太冤了。

恐怕,仍舊圍困滁州的郭守璘,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洞悉其中的玄機——

是夜,滁州城門猛然開啟,吊橋轟然放下。

當老將軍郭崇威看到一臉冰霜、成竹在胸的郭守文,周身上下,立即被一股不祥的預感所籠罩,他強行穩定心神,迅速整頓兵馬,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

所謂對峙,其實不準確,因為郭守文背靠城池、重兵在手,而郭崇威不過千人之眾,主動權不在他的手裡。

打,這一千人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逃,倒是有兩個選擇,一是向西,去追奔赴清流關的一千人,但追到關口,身後的郭守文也追上來,前後夾擊、必死無疑;二是向北,沿著來時的路,回到沙河集的位置,尚有一線生機,但這樣一來,郭守璘攻破清流關無望,派出去的一千人也死定了。

郭崇威是軍中大將,大將的一個基本素養就是“當斷則斷”,絕不會有任何一絲猶豫。

電光火石之間,“死守城下”的主意就打定了,就在這一隅之地,拖住郭守文!

立馬橫槍,這一柄長槍,鏽跡也斑斑,血跡也斑斑,如今,手握它的人,白髮也斑斑。

對面之人,正是郭守文,年富力強、如日中天(26歲),手裡提著一柄大刀,端坐戰馬之上,毫不膽怯,朗聲喊道——

“老伯,一別經年,身體可好?”

“賢侄,多謝掛念,老朽順遂。”

稱呼極為客氣,一為同宗之情、鄉黨之故,兩人都姓郭,都是山西人。二位曾經是同一個陣營,共同效力過郭榮。

寒暄過後,就要刀兵相見了!

寒風驟起,吹的兩邊火把、旌旗烈烈作響,猛然間,城頭一聲擂鼓,郭守文毫不猶豫地舉起戰刀,衝了上來!

看得出來,郭守文是尊重郭崇威的,沒有下令以多欺少,也不準放暗箭,就是硬拼一場。

只不過,優劣很明顯,一個二十多歲、正值壯年,一個年近六十、氣血衰敗,十個回合不到,郭崇威以老道的經驗,紮了郭守文一槍,但有盔甲保護,並無大礙。

而郭崇威自己,身上已經有了七八處刀傷,血染徵袍。

老將軍大口喘氣,身體也開始搖晃,隨時可能栽下馬來。

郭守文毫不憐憫,毫不鬆懈,繼續發動進攻,在最後一次衝擊,大刀劃過一道弧線,與郭崇威的脖子產生了一個切點,然後,首級在空中翻轉幾十圈,落入塵埃。

“老將軍!”

手下之眾,跪地嚎哭!

郭守文擦了一把濺在身上的血跡,撥馬回來,只見郭崇威的身體,仍然坐在馬上,手中緊緊攥著長槍,不肯撒手。

“老伯,征戰一生,還對這殺人的傢伙事兒,念念不忘嗎?撒手吧!”

郭守文說完,長刀一磕,郭崇威的長槍發出一陣刺耳的聲音,竟然斷成了三節!

其中,槍頭崩飛,直衝郭守文面門而來,郭守文沒有躲避,張嘴一咬,硬生生地用牙齒咬住了槍頭。

滁州守軍已經搶到了郭崇威的頭顱,將屍體從馬上掀翻,拖到一旁。

郭守文回頭,冷冷地看著一眾宋軍,沒說話,只是揮了揮手。

滁州守軍會意,如狼似虎的撲了上來!

……

事實上,戰鬥過程,不值一提,李煜根據有限的情報,也難以進行腦補,結論倒是很明確,就是情報上的十個字——郭崇威戰死,餘者全殲之!

“餘者”不僅包括跟隨郭崇威的一千人,也包括去偷襲清流關的一千人。

事情是明擺著的,郭守文能夠預計到郭崇威繞過清流關,後面的事情,一切都順理成章,譬如,沿途設伏、關內增兵、截斷後路,等等。

郭守璘註定無功而返,還搭上一個親爹,好了,找地方哭去吧。

想到這裡,李煜腦海中浮現一句話:“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這是《三國演義》中“第一大聰明”楊修的話,一定程度上,也是他的死因。

丞相對應趙匡胤,“夢中被殺”的人對應郭崇威。

趙匡胤的戰略規劃中,滁州確實是一個重要節點,以“趙官家”的智慧與經驗,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滁州不是那麼容易打下來的?

真正的意圖,在於“打滁州”,而非“打下滁州”,只要郭守文與郭崇威、郭守璘父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