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0章 銅城混戰

銅城,西漢時期設定郡縣,屬於漢高祖劉邦之侄、代王劉仲之子,即吳王劉濞的封地,這個劉濞,正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的始作俑者。

顧名思義,銅城之名,源於銅礦的冶煉,當初,劉濞就是在這裡採銅礦、鑄銅錢、充軍費,這個地方,簡直滲透了野心與造反基因!

一千多年之後,又一夥兒人來到了這裡,不是為了致敬曾經的造反者,他們自己就是造反者。

石守信憋了一肚子火,原因無他,就是因為高懷德壓了自己一頭,孃的,趙大哥怎麼想的?

論能力,我石守信有萬夫不當之勇!

論地位,我石守信是侍衛親軍統領!

論忠心,我石守信是趙官家的舔狗!

論身份,我石守信是“十兄弟”之一!

他高懷德是什麼東西!不過就是在陳喬兵變的時候,跟著一起起鬨架秧子,孃的,到了淮南,搖身一變,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

憤懣的石守信,沒辦法理解趙匡胤的苦衷,他從一個統治者的角度,深知手下這群軍官大爺之間,需要平衡制約。

眾人皆知,“義社十兄弟”是趙匡胤起事的基本力量,可光靠他們,趙匡胤是打不下天下的,尤其,劉守忠早就棄暗投明了,如今就在淮南戰場,就在符昭壽的隊伍之中!

憋了一口氣,石守信玩命地抽自己的戰馬,向銅城方向挺進。

同時,也對步卒下了死命令——

“凡天黑之前不能抵達銅城者,軍法從事,絕不容情!”

從出發點八公山,到銅城的距離是二十五公里,一路上爬坡過橋、兜兜轉轉,相當於在兩個時辰之內,石守信率領的三萬人,要跑完整個馬拉松。

當然,真正操作起來,比跑馬拉松困難的多,比賽場景下是有補給站的,選手們輕裝上陣,可軍隊沒那麼輕鬆,盔甲、兵器加在一起十幾公斤,更別提運送輜重的隊伍。

跑不動了,就爬,否則監軍騎在馬上,拿鞭子抽。

跑死了,恭喜,終於解脫了。

憑君莫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八千里地山河,哪一寸土下面沒有埋過死屍?哪一座豐碑不是萬千人的血肉凝聚而成的?別說好人壞人,誰能結束這亂世,誰就是聖人!

在石守信催命般地進軍狀態之下,終於,在天黑時分接近了銅城以西,黑夜之中,人的喘息、馬的哀鳴、點點火把,攪亂了這座小城鎮的安寧。

巧了,另一路人,也是跑吐血,幾乎同時來到了銅城以北。

白重贊、符昭壽、劉守忠等人的隊伍,按說,早就應該到了雄州。

但人算不如天算,早期商議泗州防禦的時候,符昭壽手下的兵力最多,而且分配的位置最靠北,李重進、潘美等人火速向南支援的時候,就留他們斷後。

白重贊這人,有兩個大優點,一是聽話,二是盡責,換種說法就是“死心眼”,他拼了命地堵截趙匡胤一方的兵馬,打到最後,高懷德都懵逼了——

白重贊,你個蠻子(沙陀族)有病吧!老子的意圖還不明顯嗎,南下啊,誰跟你在泗州糾纏,你沒完沒了?

惹不起,躲得起,當即下令——

“李繼勳、韓重贇,攔住那條瘋狗。”

昭義節度使李繼勳,控鶴指揮使韓重贇,被迫承擔起“被斷後”的任務,那種感覺,就像是明明有電梯,卻被迫爬樓梯一樣。

一見有人主動找來,白重讚樂了,我就說嘛,這群狗叛賊不會輕易放棄泗州。

《續資治通鑑長編》對白重讚的一個重要評價,四個字“不解上意”!

具體事件,就是歷史上的趙匡胤登基之後,為了避免自己手下一群“老兄弟”也來個“黃袍加身”,就挨個請客吃飯、勸誡放權,這整個過程才是“杯酒釋兵權”,不是說,全部集中到一起吃個飯、喝個酒,大家痛快點放棄兵權了。

趙匡胤在解決掉“第一梯隊”,也就是石守信、高懷德等人之後,才輪到“第二梯隊”,公元969年,趙官家組織宴席,主要有白重贊、王彥超、郭從義、楊廷璋等人,

還是那一套——

一上來,趙匡胤就“大倒苦水”,原文記載:卿等均國家舊臣,隨朕鞍前馬後,南征北戰,戎馬倥傯,至今尚無休養安樂的時候,這實非膚禮待賢臣的本意!

你們聽好了,不是我不讓各位兄弟繼續掌握兵權,關鍵是,打了一輩子仗,還不該享受享受嗎?

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