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不但沒生氣,反而很感興趣,問道:“說吧,什麼損……主意?”
“子喬所言,臣以為極好,趙贊名為周將、實歸大唐,再以他的名義率兵北上,這其中,從我大唐借去的兵……”
“說吧!”
“是否能改服易冠?”
李煜瞬間明白了,怪不得劉政諮說有失國儀,所謂“改服易冠”,就是南唐計程車兵全都換成後周的裝束,這樣再納入到趙讚的指揮體系之下。
這種做法,對於普通士兵來說,還沒有什麼,關鍵是一些將領可能想不通,比如李雲龍,從紅軍變成八路軍,軍服一換,相當於納入到了國民革命軍的作戰系統。
“劉卿,你的意思是……”
“陛下,此乃臣的餿主意,如果陛下覺得不妥,儘可以責罵!”
李煜一笑,這算啥,只要能滅了吳越,別說讓士兵換成後周的裝束,就算讓他李煜認李重進為乾爹,都沒問題,面子算個狗屁啊!
幹大事,就要不拘小節,當年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幹“十八國聯軍”,也沒扛著五星紅旗,也沒有解放軍番號,打贏就行!
“改服易冠”他完全沒有意見,只要不是“改旗易幟”就行。
“非也,朕是想說,一旦借兵且改服易冠,是否讓趙贊聲稱,所率領的軍隊並非我大唐所借的?乾脆,就讓趙贊說,這是自己在淮南募兵。”
這當然是掩耳盜鈴的做法,李重進是大將,一眼就能看出新兵與老兵的區別,但如此一來,李重進接受支援才更放心。
面子給足!
陳喬插話:“陛下,若是如此,怎稱得上是大唐協助李重進?”
“誒,子喬,你怎麼忘了,和州投降的又不止趙贊一個,還有一個史珪——”
按照劉政諮的主意,將南唐軍隊改裝為後周軍隊之後,名義上趙贊領隊,將領仍以南唐這邊的為主。
然後,對李重進宣稱,趙讚的糧草、軍器供給,南唐包了。
不僅如此,南唐攻打下來的和州,名義上交給史珪統領,同時,史珪寫信給李重進討封,表示臣服揚州政權。
如此一來,南唐不僅幫助李重進打下了完整的和州,還出錢出力幫助李重進對抗趙匡胤,最重要的是,不對李重進的地盤有任何“非分之想”。
這個方案顯然更加完善,不過——
李煜問道:“劉卿,代價是什麼?如何才能讓吳越出兵?”
代價,不是南唐要付出的代價,是吳越錢俶要付出的代價。
李重進在其中,要發揮一定的作用,如果平白無故地幫助一個人,比平白無故地損害一個人,更值得懷疑。
必須要讓李重進付出一些,但又不能傷及根本。
劉政諮壞笑一下,說道:“陛下,福清如何?”
福清,西鄰莆田、東靠東海,是吳越國最南邊的地盤,與原清源軍接壤,目前與南唐平海軍接壤。
李煜點點頭,夠損,天威軍都虞侯劉崇諒就在旁邊守著,只要李重進干預,讓吳越放棄福清,就能第一時間接手。
“不夠,還不夠!”
李煜也壞笑一下,說道:“還要讓李重進幫忙,讓郭宗訓下旨,要求吳越國遣送回所有逃過去的僧人,尤其是覺悟!”
陳喬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論奪筍,還得是皇帝您呀!
這就相當於,一個大巴掌糊在錢俶臉上,他要是同意這麼幹,無異是向全天下宣佈,俺們吳越就是這麼沒剛兒,連一群和尚都護不住!
李重進干預進來,割福清之地,是吳越的主權利益問題,遣送回僧人,是吳越的國儀臉面問題。
任何一個,錢俶都不可能答應的。
剩下的可選之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效仿南唐,你出兵幫忙,我也出兵幫忙!你出錢糧支援,我也出錢糧支援!
兩家都一樣,李重進肯定不會逼迫吳越,反而會坐享其成,進一步拱火雙方“加大增援”,自己在夢想之中做一個漁翁,看著“魚蚌相爭”。
甚好,甚好!
“劉卿,這件事情,全權交給你去處理,記住,一定要嚴格保密。”
劉政諮感激應允:“遵旨!”
“陳卿,你來協助。”
“遵旨!”
一旁的清風,很知趣地不說話,他是宦官,雖然得寵,也知道不能幹政。
可這次,實在有點忍不住,等到劉、陳二人領命離去之後,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