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章 大唐火藥庫

人搬出來一個“雛形”,就像是一個紙紮人形。

橢圓形竹編的框架,一頭牢固地綁著五個“震天雷”,引線擰成一股,長長的如同一個人的辮子,另一頭,則是裝著些碎石頭。

“殿下,將這個不倒翁從城上扔下去,它肯定能夠站起來,這樣,震天雷的高度就和人的身高差不多,一旦爆炸,主要殺傷上半身。”

李煜腦袋裡登時冒出兩個字——“跳雷”——當然,這個簡單的裝置不用跳。

試想一下,敵人蜂擁而至、圍攏城牆,在他們扎堆往上爬的時候,城樓上突然扔下來幾百個這種玩意兒……震天雷與敵軍腦袋高度平行,然後爆炸開來!

甚至,還能提前“佈陣”,尤其是在巷戰環境下,幾千個“不倒翁”擋住去路,敵人湊近的時候,扔一個火把進去……連環炸!

李煜一把攥著徐遊的手,想給他一個擁抱,這舉動嚇得徐遊趕緊後撤。

“殿下,臣,臣沒有那個興趣。”

“徐卿,本王只想表達一下對你的感謝,過來,聽話。”

“我不!”

“唉,可惜了。”

隨即,李煜跟隨徐遊,來到了一個巨大的院落。

瀚舟山原本有幾個大寺廟,這是其中之一,宏偉的大雄寶殿已經被清空,裡面整整齊齊,堆放著一層層木箱。

“殿下,兩月以來製造的震天雷,都在這裡,後面的廂房,存放的是炸藥包。”

“一共有多少?”

徐遊翻閱了一下記錄,說道:“震天雷七百箱,每箱十個,一共七千個。炸藥包比較多,十寸的一萬個,二十寸的三千個,三十寸的八百多個。”

李煜點點頭,囑咐道:“一定要保管好,放火的同時,也要注意通風乾燥。”

徐遊應允,又請示下一步如何做。

李煜一笑,說道:“本王撥給你的錢花完了?”

“倒是還有剩餘的,但不多了。”

“本王再撥給你白銀一千斤,繼續造!”

“還要造?”

李煜心想,這才哪兒到哪兒,你不知道即將到來的那場大戰,究竟有多激烈!

不考慮長江防線、秦淮河水寨、金陵外圍,單單說十三座城門的防守,需要多少?一個城門分配一萬個震天雷,一萬個炸藥包,分別就需要十三萬個!

“徐卿,造出這些東西,你功的功勞,不亞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徐遊眼前一亮!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誰?那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李靖、房玄齡、秦叔寶、尉遲恭……能與這些人比肩,夫復何求!

“殿下放心,遊一定盡心竭力!”

李煜點頭,又追問了一句:“本王給你的‘大唐科技樹’那本書,你讀了嗎?”

一有時間,李煜就抄抄寫寫,將自己能夠回憶起來的現代科技,主要是原理、概念,寫成了一本書。

徐遊從懷中掏出來,說道:“臣長讀不輟,實在感嘆殿下怎麼會如此博學!”

李煜有點不好意思,說道:“還好,本王自幼喜愛讀書、想象力豐富。”

這倒不是假的,否則,歷史上的李煜怎麼可能成為“詞帝”!

“屬下愚鈍,裡面有很多看不明白,比如那個蒸汽機、高爐鍊鐵之類的,需要繼續琢磨。”

李煜安慰他說:“那些東西,必然可行,不必懷疑,但牽涉的工藝太多,徐卿不必都攬在自己身上,多找些工匠去商議,也不急於一時。如今,你看哪些好操作的,先做實驗,成功之後本王負責找人生產。”

徐遊翻了翻,說道:“殿下寫的水泥、香皂、大蒜精之類的,倒是可以一試。”

李煜思索了一下,做出了一個總結,徐遊認為可以實施的,主要是在當前歷史條件下,容易搞到原料的。比如土法水泥,原料在自然環境中都能得到,黏土、陶瓷碎片、生石灰等。

這也是歷史侷限性。

“徐卿,不急於一時,製造火器的時候,可以積累相關經驗,多培育一些匠人。”

“遵命!”

李煜分析當下的情況,要提前幾十年達到“科技大爆發”的效果,至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足夠大的地盤,這樣才能保障原材料供應,如煤炭。二是培育人才,只會填詞作賦、四書五經的人,是不行的,同樣,不識字的工匠也是不行的。三是社會分工,如今還是“小農社會”,老百姓沒有真正參與到社會大生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