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2章 吳越使周

定安元年,十月初五。

在潘慎修拿著“周唐聯盟國書”離開揚州的同時,崔仁冀正從杭州出發,帶著精心挑選的禮物,前往虞山港。

虞山港是吳越國在長江上的最大港口,也是距離揚州最近的長江口岸,上游(水路)一百二十里就是南唐江陰軍的駐地,但吳越之所以有恃無恐,就是因為對岸是(南)通州,屬於後周的地盤。

禮物裝船空隙,崔仁冀站在長江岸邊,遙望對岸,心情是極為複雜的。

所謂(南)通州,之前是南唐的地盤,李璟時期在此設定了靜海制置院,“姚氏家族”三代人在這裡統治,名義上歸順南唐,實則是一方割據勢力,可稱為“姚家政權”。

尤其到了第三代姚彥洪,自己設定衙門,對外號稱“靜海都鎮使”,根本就不服南唐的管理。

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後周攻佔了泰州地區,靜海制置院危在旦夕,姚彥洪無路可走,就近投奔了吳越錢俶,家族及百姓一萬餘人,全都滯留在了溫州。

“靜海軍,唉!”

崔仁冀看著對岸的戰船,發出一聲嘆息,曾經多好的機會,吳越是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可幫著郭榮打了南唐,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撈著。

如今,還要去送禮,還要主動派兵,實在窩囊。

提及靜海軍,崔仁冀也感到頭疼,錢俶也算是“硬氣一把”,在溫州也設定了靜海軍,算是無聲的抗議。

這個“靜海軍”的名頭,實在是挺亂的,有唐一代反覆出現。

第一個是鹹通七年,公元866年,將安南(越南)都護府設定為靜海軍節度使。

第二個是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將大唐西南邊疆的桂管經略府(使)設定為靜海軍節度使。

第三個就是五代十國,後周取消南唐靜海制置院之後,直接設定了靜海軍。

第四個就是吳越接納姚氏一族之後,在溫州設定了靜海節度使。

靜海,靜海,海波何時安靜過!

看裝船差不多了,崔仁冀回望一眼身後,依依不捨地登上了前往揚州的船。

清代大清官和珅曾經說過:“官”字兩個口,先要餵飽上面一個口,才能餵飽下面一個口。

這句話,不完全對,要看具體的情境是什麼,如果是“當官的和老百姓”,那是沒問題的,可換成“當官的和更大的官”的情境,就要反過來說了。

先要餵飽下面一個口,才能喂到上面一個口!

崔仁冀太他媽實誠了。

錢俶讓他給郭宗訓送禮,他就跑去四方館,派人去通報宮中內侍。

錢俶讓他給李重進送禮,他就跑去淮王府,直接抬入了李重進府邸。

一天之後,禮物全都送出去了,才想起來,對了,要朝覲郭宗訓,需要先到揚州府尹姚鳳恭處報到,於是,崔仁冀空著手,興沖沖地就去了。

唉……

結果可想而知,姚鳳恭自然不會給崔仁冀好臉色,對待這個畢恭畢敬的“弟國之臣”,毫無待客之道,一上來就“細數罪狀”,譬如吳越名為忠義、實則包藏禍心,坐視大周陷入困境,糧草輜重遲遲不到位,良心壞透了……

崔仁冀剛開始的時候,是一頭霧水,到了後來,就是一頭冷汗了。

他從姚鳳恭的話語裡,捕捉到一個非常可怕的資訊,那就是“周唐聯盟”。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以!

輔佐大周這種事情,一直以來都是我大吳越先來的,我們才是最忠心的!

一想到,將來有可能南唐與後周聯起手來,對付吳越,崔仁冀的腦門就止不住冷汗,一個南唐都打不過,再加上後周,完了,完了!

崔仁冀不敢罵後周是“渣男”,但他對於南唐這個“綠茶”是一點都不客氣。

“哎呀,姚刺史,吳越對大周的中心,天地可鑑、日月可證!唐國才是包藏禍心,試想,大周佔據唐國十四州之地,李煜小兒豈能不恨?怎麼會真心輔佐大周?”

姚鳳恭冷笑一聲:“是嗎?如今,淮南戰局日漸明朗,消滅叛軍指日可待,若不是大唐皇帝派遣大軍支援,你以為會如何?”

“這……吳越也派遣軍隊了。”

“人呢?哼,口惠而實不至!”

“不,不,姚刺史——”崔仁冀急忙起身,躬身掃地,“大元帥已經命令點齊兵馬,想必今日,就會通知通州巡檢使王德麟,一萬人渡江登陸,前來揚州支援!”

崔仁